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超时空酒馆

作者:斩光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341章 难道太祖诈尸了?

书名:我的超时空酒馆 作者:斩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11

药尘的话吸引了几人的注意力。

在赵匡胤困惑的目光中,药尘手中出现了一个瓷瓶,从中倒出一枚朱红色的丹药。

浓郁的药香散发而出,让几人都下意识地吸了吸鼻子。

不远处正在看医书的华佗都忍不住偏头看来,目露羡慕之色。

与那神奇的炼丹术相比,自己的医术简直不值一提。

但他并不气馁,知道自己总有机会习得,现在要紧的是将基础打牢。

“这枚丹药是我随手炼制的,可小幅度增强体质与魂力,但有个特别的作用,”药尘笑道,“它可使人体魂分离,最多持续一日。”

看到赵匡胤满面意动,他将丹药向前递去:“这枚丹药应该很适合你。”

“多谢药老!”赵匡胤感激道。

药尘解释了下丹药的用法。

服下丹药后,可随时令魂魄离体,并可随时归来,但一旦魂魄回归本体,药效也将消失。

魂魄离体最多持续一日,否则失去药力庇护,以凡人的魂力很可能受到伤害,严重者甚至会魂飞魄散。

赵匡胤连连感谢。

他原本只是有这个想法,还没做好决定。

毕竟已经有了这个天大的机缘,一旦假死变成真死,那才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但这枚丹药坚定了他的机会。

它很契合自己的想法,也能避免事情失控。

借此机会,正好可以看看那些身边之人究竟是什么表现。

赵匡胤以仁义治国,但并非人人都在感恩他的仁义。

今日他想好好试一试人心。

跟众人聊了片刻,拿到嬴政几人赠送的小礼物,顺便细细看了看酒单明细与藏宝阁内的藏品,他心潮澎湃地告辞离开。

窗外的大雪又飘扬而起。

赵匡胤半躺在床上,怔怔地看了片刻,旋即服下丹药。

待到药力在体内散开之后,他忽然有了种轻飘飘的感觉,仿佛随手都能飞起。

他抬手撞倒床沿的木几,伴随着砰然巨响,门外很快传来声音。

赵匡胤却飞身而起。

刹那之后,他就感到自己浑身轻飘飘的悬浮到了半空中。

看着躺在床上的那熟悉的人影,他心中生出些许奇妙的感觉。

原来这就是魂魄离体啊!

他开始四下打量起来。

眼前的宫殿与平日所见迥然相异,处处都透着新奇感。

他看到太监敲门许久后,小心翼翼地推门而入,走到床榻前。

很快,那名太监就惊慌失措地大叫起来。

深夜中的皇宫很快就喧闹起来。

宋皇后最先过来。

她是赵匡胤的第三位皇后,如今二十来岁,姿容绝美,仪态万千。

纵是惊慌,她仍保持着理智。

听太医说赵匡胤没了呼吸,已经彻底死亡时,她眼圈发红,眼泪簌簌落下。

宋皇后与赵匡胤荣辱与共,因而她的反应并未出乎赵匡胤的预料。

眼见她擦干眼泪,冷静地下令封锁消息,招来内侍去通知赵德芳,半空中的赵匡胤暗暗颔首。

他现有两子,分别为赵德昭和赵德芳。

赵德昭年过二十六,与宋皇后年纪相仿,性子刚烈。

赵德芳刚满十八,与宋皇后亲近,才思敏捷,深得赵匡胤喜欢。

他一直将赵德芳当成储君培养,虽未封王,但已经让其参与政务。

早些日子吴越国臣服,他便是派赵德芳去接收的,而非按惯例让弟弟赵光义过去。

看到颇受自己与皇后信任的太监王继恩得令后匆匆朝着宫外行去,赵匡胤身形一闪,跟了过去。

王继恩走出皇宫后,却并未朝着赵德芳的府邸而去。

眼看他行进的道路越来越熟悉,赵匡胤的心情变得阴郁。

哪怕早有预料,他还是很不痛快。

当看到晋王府外早有人等候,王继恩与那人说着“大事已成,快快通知晋王”时,赵匡胤已经想着如何将这二人大卸八块了。

千刀万剐尤不解恨!

赵光义显然早有准备。

这边刚出声,他就带着一队侍卫赶了出来。

明明不久前才跟自己喝的酒,他却毫无醉意。

赵匡胤心中冷笑,暗道“好弟弟”,心中已然做出决定。

他答应过母亲不会兄弟相残,自然不会食言。

将这好弟弟送上月亮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赵光义一马当先,带领众人快速朝着皇宫行去。

他一路上与心腹商量着遇到抵抗如何处理,隐晦地提到了兄长之死,丝毫没有意识到赵匡胤正在他的身后。

赵光义已然安排的已经极为妥当。

除了带领的护卫之外,他还让人同时去通知那些亲近自己的朝廷重臣。

有内侍王继恩带路,赵光义顺利进入皇宫。

原本他的那些随从们要被拦下,但禁军副统领出现,交代几句后,一众人便浩浩荡荡朝着皇帝寝宫而去。

大臣们陆续赶来。

等到赵德芳听闻消息,匆匆赶到皇宫时,所见的便是高呼万岁的百官,以及朝着赵光义行礼的宋皇后。

“我们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了。”

宋皇后神情哀伤,看了眼赵德芳,冲着赵光义行礼。

她自知大势已去,对未来充满惶恐,只能尽量维持平静。

赵光义拱手安慰,以一句“共富贵也”打消宋皇后的顾虑。

但两人心照不宣,知道这只是表面的和谐。

赵德芳浑浑噩噩,只觉得天都要塌了。

同样担心的是次日天亮才赶来的赵廷美。

听到众臣子建议让赵光义赶紧登基,赵光义几番推辞之后答应后,又提到兄死弟及,让他做开封府尹,立为储君,他恨不得当场拒绝。

二哥赵匡胤死得太蹊跷,他如何看不出来。

三哥赵光义的性子他更是清楚。

若是自己做了储君,指不定哪天就死的不明不白了。

当看到那个大骂赵光义乱臣贼子的那个大臣被打入天牢时,赵廷美将到了嘴边的话又生生咽了回去。

他决定择机找二哥说自己无心皇位,或者干脆传给侄子赵德昭,让他们自己斗去。

皇宫秩序如故,却又隐隐混乱一片。

赵匡胤在空中飘来飘去,仿佛局外人一般看着众生百态。

他看到赵光义换上龙袍后,在房内纵情大笑。

宋皇后与赵德芳抱头大哭。

有臣子愁容满面,长叹人伦败坏,不知如何是好。

有受他器重的大臣高谈阔论,说着赵光义继位的正统性,溜须拍马之情溢于言表。

有人缅怀自己,不乏平日颇受他冷遇者。

有人谋求另寻新主,有人嚎啕大哭。

……

赵匡胤忽然有些理解李世民了。

跳出个人的好恶看人,分析问题,才是为君王者最该具备的品质。

……

赵光义知晓自己得位不正,担心夜长梦多,当日便准备将兄长之死昭告天下,并登基称帝。

在此之前,他得先率领百官祭拜兄长的亡灵。

看着灵堂上的袅袅香气,哭成泪人的宋皇后与皇子皇女们,赵光义眼底闪过一丝厉色。

他可不想将来让自己的皇位落入旁人之手。

弟弟赵廷美不足为惧,稍微冠以罪名就能让其知难而退,而兄长的两个儿子……

赵光义眼眸微闪,暗生杀机。

不过现在谈论这些还为时过早。

先祭拜“先帝”,然后登基要紧。

兄长之死知情者寥寥,其他人纵是猜到与他有关,也并无证据。

为了让天下人少一点非议,他决定彰显下自己的兄弟之情。

赵光义望向摆在最前方的灵柩,眼中渐渐挤出泪水。

他双目通红,哐当一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道:“哥哥啊……”

“嗯。”一道声音蓦地传来。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赵光义怔了下。

他抬头环视四周。

所有人都是一副茫然的表情,唯有靠近灵柩的宋皇后满脸的震惊。

“一定是听错了!”

“或者哪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想占我便宜!”

赵光义摇了摇头,决定不再胡思乱想。

“大哥……”他挤出眼泪。

“你还知道我是你大哥?!”

这次的声音清晰了许多,差点吓得赵光义跳起来。

灵堂内的所有人均是大惊失色。

一众大臣面面相觑,忽然齐齐看向灵柩。

宋皇后跟皇子皇女们更是直勾勾地盯着灵柩,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激动之色。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那金丝楠木制成的沉重棺材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官家没死!”宋皇后狂喜起身,高声道,“此大宋之幸,百姓之幸!”

赵德昭和赵德芳兄弟俩对视一眼,跟着大喊起来。

百官们稀稀拉拉跟着附和。

“还不快让人打开棺材!”宋皇后大喊道。

棺材板已经钉死,寻常人可无法打开。

她突然有些后悔,当初态度该坚决一点,先不入棺,再观察两日,如此官家也不用受这罪了。

灵堂内骤时混乱起来。

赵光义突然起身,怒喝道:“都给我站住!”

几个正准备取工具的太监愣在原地,惊愕地看着他。

百官们视线也尽是凝聚在赵光义身上。

“人死不能复生,皇后一定是听错了!”赵光义面色阴沉如水,一字一句道。

他现在已经豁出去了一切。

哥哥不死也得死!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棺材内突然传来一声大笑:“幻觉,哈哈,好一个幻觉!我的好弟弟!”

“定是有小人藏于屋内装神弄鬼,你们还不速速退去!”赵光义神色狰狞道,“去喊禁卫军!”

一众臣子太监尽是面面相觑。

就连宋皇后跟两个皇子也被赵光义这种歇斯底里的态度吓了一跳。

整个灵堂内蓦地寂寥无声。

但很快就有人将这种缄默打破。

一名身材魁梧的老臣高喝一声:“诸位,随我一起去救官家!”

“对,救官家!”有人跟着喊。

“你们敢!”赵光义大怒。

老臣名为宋,年过五十,官至静难军节度使等职,手握军权,威望极高。

他还有另一重身份,为宋皇后之父。

尽管早先见面时,赵光义向他暗示了不少承诺,而赵匡胤也在限制他的权利,但他可知道孰轻孰重。

只要长女还是大宋皇后,宋家的显赫地位就高居无忧。

反之,所有荣华富贵与承诺都是空中楼阁。

国丈的这个身份可不单单是一个称号。

有宋带头,其他一些本就对赵光义不满的臣子太监立即行动,冲向灵柩。

赵光义勃然大怒,只恨手中没有长剑,呼喊其他人拦住。

灵堂内乱作一团,就连两位皇子都与赵光义手下的那些人赤手空拳地肉搏起来。

禁卫军闻讯而来。

在明晃晃的刀剑之下,灵堂内骤然肃静。

赵光义大踏步走出,站在禁卫军统领身侧,指着灵堂内诸人道:“都给我抓起来!”

禁卫军统领早已换成了他的人。

这也是他发现赵匡胤苏醒,却敢不顾一切翻脸的底气。

灵柩被封死,这么半晌没有动静,想必他那诈尸的兄长早就没气了。

赵光义面容阴鸷,冷冷看着众人。

就在禁卫军们一步步上前之时,一声轰然巨响陡然传来。

所有人的动作都停住了。

众人的视线停在那突然炸开的棺材板上。

棺材的重量他们可都清楚,数个壮汉才能抬动,加之又已经封死……

望着背着双手,缓缓从中走出的那道人影,所有人的眼中都露出难以置信。

难道太祖诈尸了?

这一刻就连宋皇后都有些怀疑。

“见到朕,还不下跪?”赵匡胤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宋最先回过神,大喜跪地:“吾皇万岁!”

其余人回过神,跟着稀稀拉拉地高呼起来。

诈尸那也是皇帝啊!

他们可不管这些。

不论皇位上是人是鬼,只要能带给他们权利地位,那就是他们的君主!

眨眼之间,灵堂内便跪满一地。

就连门外的那些禁卫军们,也有大半放下武器跪地不起。

赵匡胤微笑看着面色阴晴不定的弟弟,问道:“晋王似乎很意外啊!”

“你这个妖孽,竟敢冒充我兄长!”赵光义神色冷厉,挥手道,“杀了这个怪物!”

“杀!”禁卫军统领面无表情地朝着赵匡胤拔刀。

其余人跟着一拥而上。

他们都是赵光义的绝对心腹。

此事若是失败,他们同样活不成,还不如趁着对方手无寸铁,先将其砍死!

弑君!

想到这两个字,他们的表情甚至变得亢奋起来。

宋皇后看到一群手持兵刃的禁卫军冲来,吓得花容失色:“官家小心!”

几个机敏的大臣太监下意识挡了过去。

赵匡胤却向前踏出一步,手中突然出现了一个造型古怪的东西。

冲锋枪!

这是赵匡胤昨夜临走之前,嬴政送他的小礼物。

看着那一个个如狼似虎的禁卫军,赵匡胤漠然地昂起头,轻轻扣下扳机。

怎么没反应?

赵匡胤愣了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7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