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首富天王

作者:百刹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92章 翻开历史新篇章

书名:首富天王 作者:百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8

“老李,今天报纸有什么大新闻”

一个来买报纸的男子朝报刊亭老板打招呼询问道。

“香港日报上面刊登了一条头版头提新闻,这个新闻消息可谓十分轰动,对咱们香港市民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什么事啊,这么重要”

“北方召开了大会,宣布改革开放了”

“啥叫改革开放啊”

“你自己看嘛,绝对惊天动地”

“行吧, 你赶紧给我来一份香港日报”

男子买到报纸之后,迫不及待,边走边看。

香港日报在正文中详细地介绍了改革开放的内容,以及对大陆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做出了大量的预测,认为改革开放之后,大陆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翻开历史新的篇章。

“大陆要崛起了”

男子看完报纸, 一脸的不敢相信。

他就是从大陆那边来的,要不是大陆那边那么穷, 他怎么可能偷渡到香港来。

不过,报纸上分析的头头是道,俨然亲眼见证了内地改革开放的种种变化,不禁让人产生一种信服感。

“希望一切正如报纸上所说吧”男子深吸一口气,遥望北方,带着一抹希冀的口吻说道。这时,他不自禁地想念起老家,想念起家乡的亲人以及孩童时所发生的一幕幕往事。无数的酸甜苦辣此时此刻都揉在了一起,充斥着男子的内心。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二十多年过去了,家乡的一切都还好吗”

今天,香港日报报道了内地改革开放的新闻,一时在香港引起极大的轰动。

张俊亲自撰文,深刻而且有着预言家一般的社评引发广泛讨论

事实上,可能连内地自己都没有张俊这般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

香港新华社社长刘长河看到今天的香港日报之后,惊为天人, 立即将整篇文字一字不改的发到了大陆高层。

大陆高层在看到香港日报之后,登时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大陆今后几十年的发展脉络。

“这篇社评是谁写的”老人问道。

“领导,据香港新华社社长刘长河所言,撰写这篇社评的人是香港,乃至全球都非常有名的超级天才张俊”

“哦,竟然是他”老人诧异道。

张俊的大名,老人当然听说过。不过张俊的年纪摆在那里,实在是太年轻了,可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对政治、经济以及时局的认知,竟有着常人所没有的独到见解。

这篇社评对老人的启迪很大,让他更加坚定了国家要走改革开放的路线。

“后生可畏啊,这篇社评给我们的帮助很大,你让人将它转载到人民日报,让全国的百姓都能看到它”

这篇社评的最后写着“可供任何媒体转载”,张俊写这篇社评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让内地看到,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于私于公都是有利的。于私, 内地更加开放, 他就能进入更多行业, 赚到更多的钱;于公, 可以加快国家繁荣富强。

这盛世,如你所愿

“想不到张俊写社评竟然如此犀利,鞭辟入里,当真是一篇好社评啊”明报,金庸跟报社的几名高层纷纷感到惊讶。

“不过,他的预测是否也大胆了,甚至有点异想天开”这时,一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摇头道,“他说,改革开放之后,内地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每年的gdp增长或将连续多年创造超过10的惊人涨幅你们想想看,这可能吗我觉得这个牛皮吹的有点大了。”

金庸等人也都认同的点头,这篇社评分析的很好,但是数据不严谨,稍有瑕疵。

“那你们对他所说的,内地将会在香港的对面设立经济特区的判断有什么看法”金庸看向大家,不由询问道。

“从地缘上来看,在香港对面设立经济特区,确实很有必要,众所周知,内地目前与外界的主要沟通桥梁就是香港,所以,张俊的判断应该有几分可能性。”

张俊的一篇社评引发热议,也让他更加引起内地的注意和重视。

当然了,有褒,自然有贬。

很多人不赞同张俊的看法,于是在报纸上发文反驳。

张俊置之一笑,没有去理睬。

事实上会证明一切。

这一世,张俊相信,在他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只会更快,快到你根本就无法相信的程度

到了年底,电影双周刊这时开始举办第一届香港金像奖。

由于举办规模盛大,又有凤凰电视台在黄金时段进行直播,香港各大电影公司为了扬名,自然是踊跃参加。

金像奖颁奖现场,一时间,众星云集,星光灿烂,好不热闹。

张俊为了减少自己对金像奖施加的影响力,就不去参加了,不过却派出迪士尼香港传奇电影公司的总裁黄百铭。

今晚,香港市民纷纷将电视调到了凤凰电视台。

这么盛大的电影颁奖典礼,自然能够吸引民众的目光。

金像奖设立了十多个奖项,传奇电影公司无疑斩获最重要的奖项,其中,侏罗纪公园就获得了最佳影片将和最佳导演奖。

最佳男主角给了摩登保镖的许贯文。

其他奖项则被各大电影分蛋糕,大家皆大欢喜。

到了第二天,各大报纸都在报道金像奖,民众也在议论,尤其是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被冠以“影帝”、“影后”的美誉,名气大增

对于明星而言,名气就是财富。

一时间,获得影帝和影后的艺人,其身价一下大增。

而那些获奖的影片,同样给公司带来很大收益,即便是电影在香港本土下画了,仍还可以卖外埠,也就是卖到东南亚和日韩等地。

此外,录像带的收益也不小。

fix公司在香港就开了近100家分店,极大的推动了香港录像带行业的发展。

随着录像机在香港家庭中普及,那么,录像带的发行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而fix又恰恰是张俊名下的公司,香港各大电影公司不由对张俊更为敬重,进而也让张俊在香港电影界的地位达到了一个高峰。

香港传奇电影公司。

黄百铭感慨道:“一个金像奖想不到会给香港电影业带来这么大的收益”

据不完全统计,获奖艺人和影片,加起来创造了至少超过3亿港币的增值效果。随着金像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创造财富增值的效果特会越来越大。

张俊则淡定多了,这才只是一个简单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你看看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每年电影节举办的时候,会吸引数十万游客。

数十万游客能够带来多少收入,一人消费两千多美元,可能就超过十亿美元了,想想都觉得恐怖。

张俊于是对黄百铭说道:“想办法增加华语电影在全球的影响力,然后我们也办电影节,哪怕这个电影节的影响力只在亚洲”

亚洲最大的电影节,听起来似乎也挺不错的。

到了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红遍亚洲,也确实有这个资格举办亚洲电影节。

黄百铭闻言,愣了愣,旋即赞同道:“迄今为止,亚洲地区还没有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电影节存在,是时候填补这个空缺了”

张俊说道:“传奇电影作为香港最大的电影公司,今后要多拍一点好作品。别人不敢投资做大片,我们敢。特效大片会是今后的电影发展趋势,传奇电影公司千万不要落后了。”

香港本土的票房市场比较小,拍特效大片肯定回不来本,不过传奇电影公司在东南亚以及日本都拥有自己的院线,只要电影拍得好,足以保证票房大卖。而且母公司迪士尼也能将影片发行到欧美,所以,传奇电影公司完全可以多尝试拍摄大片。

“好的,老板。”

要是没有张俊主动提出,黄百铭小心谨慎的性格,他可能不太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好莱坞大片的投资随随便便就好几千万美元。

香港电影的投资预算,一般就几百万港币。

“行吧,今年传奇电影公司做一个投资计划,至少拍摄三部投资2000万港币以上的大制作。我到时候写几个剧本,你让公司来拍。”张俊说道。

黄百铭闻言,不由眼睛一亮,到目前为止,张俊依旧是香港第一编剧,对于他的剧本,黄百铭很是期待。

几分钟之后,张俊离开了传奇电影公司,然后回到大厦顶层,自己的办公室内。

“就写生化危机和釜山行,我特喜欢的两部丧尸题材电影”

“同时还要让传奇科技公司制作生化危机游戏”

他打开电脑,沉吟片刻,便在ord文档上开始打字。

鸿蒙计算机已经安装了鸿蒙汉卡,支持五笔打字输入法和拼音打字输入法。

张俊现在用的是拼音打字输入法。

目前,鸿蒙汉卡的应用范围并不广,因为使用汉卡的用户主要来自香港和内地,而内地的情况,大家也知道,穷的很,据说原子弹都是靠算盘算出来的。当然了,现在的情况已经好点了,不过还是很缺外汇啊。

前段时间,渣打银行给大陆政府借贷了50亿美元,不多久一支大陆采购团来港洽谈买卖,一口气买下了一万台鸿蒙计算机。

内地的计算机发展速度要到句话“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在当时得到了广泛传播,继而推动了全国性的电脑学习热潮。

噼里啪啦

一个多小时过后,第一部生化危机写好了。

这个电影基本上就是照抄原作。

接下里写釜山行,张俊对这部电影的背景进行了调整,不想写韩国和釜山,香港也有列车,完全能够将故事放在香港。

至于影片的名字,肯定不能再叫釜山行了,按照香港这边的叫法,恰好叫尸杀列车。

釜山行的剧本除了具备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模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影片中人性的反思和情感的刻画,特别是主角最后感染尸毒之后自杀跳下列车的那一幕,给张俊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感动的让人热泪盈眶。主角原先是一个特别自私的券商经理,然而最后却为了女人从列车上毅然而然一跃而下

办公室内,键盘的打字声不绝于耳,一个个字符如指尖跳跃的精灵,在张俊才思敏捷地操控之下,化作了一部经典的剧本。

很快,张俊就把尸杀列车写好了。

无论是生化危机,还是尸杀列车,他都写的极其详细,只要导演按照他的剧本去拍摄,不仅可以减少拍摄成本和时间,而且电影拍出来之后,还能跟原作高度还原。

次日上午,张俊就让黄百铭来他这里取剧本。

黄百铭一听这话,顿时大吃一惊。

昨晚才说,今天就把两个剧本都写好了,这也太快了。

很快,黄百铭来到张俊的办公室,他接过张俊递过来的剧本,快速扫了一眼。

大致看了看,剧本写的不错,不像是一通乱写。

“生化危机会改编成游戏。事实上,生化危机就是根据我的一个游戏想法而产生的。”张俊在黄百铭停下阅读剧本时,开口介绍道。

黄百铭闻言一喜,传奇科技公司开发游戏的能力,全球第一,若是有生化危机游戏的加成,那么生化危机电影肯定能够票房大卖

“老板,生化危机这款游戏大概什么时候会发行”

“至少会花一年多的时间来制作这款游戏,具体还不确定。”张俊摇摇头。

新年伊始,1979年到了。

没多久,大陆果真如张俊在社评上所写,宣布了几个经济特区,其中之一就是位于香港对面的深圳。

消息一传出,顿时轰动整个香港,人们不禁感慨张俊对时局,对大陆政策的研究,非同寻常

这时,香港新华社代表大陆,再次向众多港商发出邀请,希望他们能够前往深圳投资。

深圳,别称“鹏城”,张俊很清楚这个目前还只是穷乡僻壤的小渔村是如何用三四十年的时间变成了国际大都市,别人不想去投资,而他却亲之若骛。

这一次,他不仅会投资,而且投资金额甚至会大的让人惊呆下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65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