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警事现场

作者:鲁郡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7章 江北的水饺馆

书名:警事现场 作者:鲁郡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2

车子停在了江北省北江市中山西路377号“老张水饺馆”的门口。从车上下来三个人,开车的是江北省北江市警察局的老杨,另外两个人正是从江南省赶来的张鹏飞和苏乐。

“走,这个时间店里应该不忙,正好有时间了解情况。”老杨招呼苏乐和张鹏飞走进老张水饺馆。

老张水饺馆的店面明显比红渠水饺馆大一些,装修也要比红渠新一些,餐桌也要多许多,看来老张在江北的生意要比在江南的时候好一些。因为过了饭点儿,水饺馆里一个客人也没有,只有服务员在忙着收拾卫生。

看到老杨他们三人走进来,一个身材不高胖胖的中年人赶紧走上前来打招呼:

“杨警官,您来啦,快到里面坐。”

老杨上次来店里了解过情况,还给张贵福拍过照,张贵福自然认得。苏乐一眼认出这就是照片上的张贵福,眼前的真人看起来要比照片上精明一些,与中江市的张贵福确实非常的相像,只是眼前的这个张贵福的皮肤稍微黑一点。

安排三人在一个僻静的桌上坐下以后,张贵福笑眯眯的问杨警官:

“您不是来吃饭的吧要不来点茶”

“哦,你先等等。”杨警官对着张贵福摆了摆手,然后问张鹏飞:

“对了,从高铁站接了二位就直奔这里啦,还没问你们吃过午饭了吗”

张鹏飞看了苏乐一眼,笑了笑说:

“不好意思,光顾着赶路,还真没吃。”

“哎呀,那好说,我们算是来对地方了,老张赶紧下水饺。”杨警官催着老张说。

老张连忙答应着去安排下水饺,又拿过来三个茶杯,给他们分别倒上茶。

“你先别忙了,老张,也一起坐会儿吧。这两位同志是从江南省来的,专程来找你了解情况。”老杨叫老张过来坐下后,老杨接着介绍:

“这位是张警官、这位是苏警官,这位就是张贵福。”

“两位警官好,有什么事您就尽管问。”张贵福点着头,脸上堆满微笑说。

苏乐掏出录音笔和笔记本摆好,张鹏飞与苏乐交流了一下眼神,开口问:

“你叫张贵福”

“是,我叫张贵福。”

“身份证给我们看一下。”

张贵福起身去柜台里面取了身份证递给张鹏飞,张鹏飞看了一眼交给了苏乐。

“你去过江南省的中江市吗”张鹏飞继续问。

“没有呀,你看我这儿忙得,一天都离不开,再说我去哪儿干嘛呀。”张贵福脸上带着多年做生意练就的微笑,眼神中却有些慌乱闪过。

“那中江市东城步行街上,为何也有一家你开的水饺馆”张鹏飞又问。

张贵福听了这话,明显有些不自然,连忙拿起茶壶开给三人倒水。茶壶拿在手上,他的脸色才恢复了平静,慢慢的说:

“不会吧,警官。再说了,重名重姓的人也许有。”

“重名重姓的当然有,但是连身份证号也一模一样的就没有了吧”张鹏飞把从江南带来的红渠水饺馆营业执照的复印件放到了张贵福面前。

看到摆在自己眼前的证据,张贵福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张大了嘴楞在那里。

气氛紧张了片刻后,张贵福的嘴角突然又浮上一丝笑容:

“我记得以前丢过一张身份证。”

“办理营业执照可不是凭一张身份证就行的,我看你还是老实点,实话实说”张鹏飞的口气有些变的严厉起来。

“老张,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有什么就说什么,千万不要撒谎,这可是在协助江南省的警察办案。”老杨开导他说。

“办案难道是”张贵福依然不愿意开口。

苏乐看透了他的心思,于是开口说:

“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情况,今天主要是找你来核实一下。你去江南省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即便你当年有些小问题,只要好好配合我们,我们也不会追究的。”

张贵福听苏乐这么一说,后背立刻不再挺直,两只胳膊撑在桌子上,才勉强能把自己的身体稳住,人瞬间就矮了一截。他的脑子现在仿佛停止了运转,一段十几年前的往事涌上了心头。他曾经答应过那个人,那天发生的事对谁也不说。可是今天面对警察的盘问,面对摆在自己眼前的证据,他的心里防线已经崩溃。

那件事藏在他的心里,他谁也没有说过。就像那个人叮嘱的,他连自己的老婆都没有提起过。不过这件事也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他的心头,时刻让他有一种需要讲述的冲动。张贵福望了一眼正盯着他的两位警官,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

“唉那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啦,你们让我好好想想。”

这时候服务员把煮好的水饺端了上来,算是暂时给张贵福解了围,他连忙去厨房又盛了两盘小菜端了上来。

张鹏飞和苏乐也不客气,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在他们俩吃饭的时候,老杨又开导张贵福:

“我说老张,你好好想想,有什么就说什么,江南省的警察同志都找上门来了,你再不说实话,后果你可自己掂量着呀”

老杨的话明显对张贵福的触动很大,此刻他额头上已经开始冒汗,不断拿桌上的餐巾纸擦拭着。

“好好我说,我说,都怨我当初贪财,当时真不该把身份证给他的,”张贵福开始讲起当年他在中江市的奇遇。

那是2006年春节刚过,35岁的张贵福刚刚添了第二个孩子,是个男孩。这时候儿女双全的张贵福心里总算放下来一个包袱。可是接下来怎么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的事儿又浮上了张贵福的心头。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前程,他决定让媳妇在家带孩子,自己出去打工挣钱。

江北农村里有外出打工的习惯,张贵福早年也去南方打过几年工,在一家东北饺子馆里干了五年,学了一手包饺子的好手艺。这一次外出打工,张贵福就不再想给人家打工了,既然自己有了包水饺的手艺,何不自己开个水饺馆呢。

张贵福找几个亲戚一商量,江南省比江北省的经济发达很多,正好也有几个老乡在中江市打工,于是张贵福便带上家里仅有2万钱和老乡们一起去了中江市。

张罗水饺馆的事儿还算顺利,张贵福在东城区的步行街上租了一间上下两层的门头,下面开水饺馆,楼上睡觉。房租虽然贵了点,但是步行街的客流量大,水饺馆还是能有不少盈利的。

水饺馆开张了大概有半年时间。有一天晚上,快要关门的时候,店里来一位客人,这位客人看起来穿着比较讲究,背着一个双肩包,进来后先点了半斤水饺。

张贵福先盛了一碗水饺汤端了过去,对客人说:

“您先喝碗汤等着,我这就去下水饺。”

张贵福放下水饺汤扭头刚要走开,忽然觉得眼前的人好面熟,可是却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

客人抬起头,与张贵福的目光碰到了一起,也表现出惊讶的样子,好像也与张贵福相识,也记不起到底在哪里见过。

“哎老板,你这里能炒菜吗”客人叫住了张贵福。

“能呀,您要吃点啥”张贵福的店里除了能煮水饺,也能做几个炒菜。

辣椒炒肉、韭菜炒鸡蛋,客人点了两个家常菜。不大一会儿,张贵福便把两个菜做好端了上来。

“客人要喝酒吗我这里还有煮好的五香花生米,要不要来一盘”张贵福放下菜问。

“好,来一盘,再拿瓶酒,拿两个杯子。”客人回答。

张贵福盛了花生米,拿了酒和杯子给客人送过去:

“还有客人要来吗”

“没啦,来老哥,你坐下,陪我喝点。”客人打开酒瓶把两个杯子倒满。

“这不行,这不行。”张贵福还没遇到过客人喊老板喝酒的事儿,不知道客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连忙摆手拒绝。

“来来来,别客气,现在又没其他客人吃饭。放心,我请客,不会少给你钱的。”客人站起身硬拉着张贵福坐到桌子前。

“听口音,你也是江北人吧”客人端起酒杯与张贵福的杯子碰了碰,也不管张贵福喝不喝,自己先抿了一小口。

“嗯,江北上东县人。”

“哦,那我们离得不远,我是江北北江的。”客人说。

听客人说自己也是江北人,张贵福立刻觉得和客人的关系熟络了很多。看着天色已晚,不会再有什么客人来了,也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什么时候来这里开的水饺馆呀”客人问。

“时间不长,还不到半年。”

“你没请个人帮忙呀一个人忙得过来”客人问。

“没有,我这小本生意,雇不起人。”

两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聊着天,不一会儿第二杯酒已经只剩下小半杯了。这时候客人对张贵福说:

“张哥,我给你商量个事儿。”

“孟兄弟,有事你尽管说。”客人告诉张贵福,说是他姓孟。

姓孟的客人端起酒杯说:

“来,张哥,咱先干一个。”

张贵福端起酒杯与客人碰了一下,两人把剩下酒一饮而尽。客人并没有马上把酒杯放下,而是拿在手上把玩着。沉默了片刻,客人盯着张贵福说:

“我想让你把这间水饺馆转让给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