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歌迷

作者:寒门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650章 三餐一宿,也共一双(2/2,求推荐票求月票)

书名:歌迷 作者:寒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25

杨谦弹古筝,从带假指甲的动作开始,已经有不少学过古筝的年轻观众预感到他应该不是玩票的,可能真的会弹。

当顺流逆流前奏在他的指下犹如幽谷里的清泉一般,甘洌清澈地迸溅而出,然后又加上摇指技巧,幽婉细腻直叹人心的时候, 台下的观众们无不张大嘴巴,一脸惊讶地看着大屏幕上认真地弹着古筝的杨谦。

诚然,杨谦弹古筝的姿态没有女性的柔美,不讲究视觉观感、不加修饰的动作也显得简单粗暴。

但这并不影响他弹奏的质量,即便是再不懂古筝的人,听着顺流逆流熟悉的旋律,都能感觉得到杨谦的功力不俗

一个玩票的, 怎么可能弹得这样流畅悦耳

而且杨谦动作粗犷, 可音乐的情感确实格外的细腻,自己唱过顺流逆流的歌迷们听着前奏都想跟着哼唱起来了

“他什么时候学的古筝弹得很好啊”

后台,孔蔷也很惊讶地问起了戴羽妮。

她压根不知道这回事,昨天彩排的时候,杨谦因为时间比较短,就只是拿伴奏带来陪她们走了一下过场。

但孔蔷欣赏古筝的能力还是有的,毕竟她是专业的歌手,这么多年也接触过不少古筝弹奏者,甚至还去听过很多东方古典音乐会。

孔蔷看不到现场的画面,也不知道杨谦的技巧如何,但光从现场演奏的声音来听,她就觉得很不简单了。

这根本不是一个普通的爱好者能弹得出来的啊,感觉跟职业古筝演奏家也没差多少

“学了有半年多吧,不过上次孔蔷姐您去我们魔都的家做客的时候没看到,是因为我们把古筝放在京城了,之前主要是在京城活动嘛”

戴羽妮跟她笑道。

“半年就弹得这么好了杨谦真的是天才”

孔蔷惊为天人。

“他在乐器方面确实是有天赋,学啥都很快。”

戴羽妮有些自豪地点了点头。

杨谦学古筝她很清楚,也一直陪在身边, 见证了杨谦是怎么从一个连假指甲都不知道怎么玩的菜鸟,一点点变成娴熟的古筝演奏者的全部过程。

但戴羽妮一点也不惊讶,因为早在杨谦学会钢琴的那时候开始,她就已经见惯不怪了。

顺流逆流这首歌,师茉的表现虽然比起去年又进步了一些,但音乐天赋本来就不高,年纪也摆在了这里,所以努力、认真带来的进步有限,还不如杨谦的古筝演奏更能吸引观众的眼光,更能引起大家的好奇和热议。

但这没有什么关系,观众们的热情还是会献给曾经的银幕女神的,顺流逆流唱完之后,全场便是掌声雷动,还有不少老观众忘我地喊起了师茉的名字。

跟孔蔷一样,师茉没有急于下台,她也有新歌要唱给观众听。

杨谦没有唠叨,在师茉感谢完观众后,他就马不停蹄地拨动古筝琴弦,弹奏起来。

“咦,又是新歌”

江燊睿和木恋青灵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他们都听过杨谦所有的歌曲,知道这个旋律明显不是来自杨谦已经发布过的任何一首歌。而且, 师茉近几年就唱过杨谦的saig和顺流逆流,saig也不长这样啊

所以,反应过来的观众们纷纷欢呼了起来。

“下面这首,似是故人来,都系杨谦给我唱得非常好听的歌,希望大家喜欢。”注1

前奏很短,师茉简单地介绍一下,就不得不跟着旋律唱了起来。

当然,她那个口音严重的国语是说不清“似”还是“是”的,甚至舌头还会打结,所以,这里她用的是粤语,也代表着接下来观众们要听到的是一首粤语歌曲。

“同是过路同造个梦,本应是一对”

谷攡

开头的旋律还挺轻快,但师茉的老烟嗓很低沉,一下子就把调子拉低了许多。

不过原唱的梅姑其实也是这种调,她的声音也很低沉,只是相比起师茉可能更加柔润,更有音律上的美感。

当然,大家是没听过“原唱”的。

师茉一唱,还是让全场的观众们惊艳了一把。

“三餐一宿也共一双,到底会是谁,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

歌词的文学性上暂且不谈,但这每句三顿,而且前两顿节奏一致的感觉,让这首歌听起来格外得舒服。

此时即便师茉的声音沙哑低沉,在这种本来就很有古风感的古筝旋律下,依然能给观众们带来难以言喻的美感。

仿佛是一位韶华已逝、风采犹存的老淑女在窗前低沉地吟着诗,感叹自己在情感上的孤单和悲伤一样

正好,师茉今天穿得是一件绿色滚边黄色印花的旗袍,之前有些年轻的观众可能还觉得这种旗袍的款式有点像自己母亲爱玩的丝巾,只是因为师茉的独特气质将衣服撑了起来,让人看得赞不绝口而已。

但此时,这件旗袍仿佛成了画龙点睛之笔,曼妙的师茉唱着复古悲伤的歌,旗袍的一抹亮色似乎是女人在自由的思想上最后一点倔强。

“师茉的低音绝了在这首歌上绝了”

梁建辉赞不绝口。

他没关注旗袍,因为师茉的歌声才是他喜欢欣赏的梁建辉自己也是一个擅长低音音乐爱好者。

“好听是好听,但没有字幕,听不懂啊梁老师,你能给翻译一下吗”

江燊睿眼巴巴地听着,只觉得好听了,但歌词的大意他还真地一句都没听懂。

“这个啊,她唱的是两个人本来很登对,但最后没能在一起,然后吃饭碗筷都只有自己一双的意思”

其实,梁建辉听得很仓促,也没翻译得很准确。

原歌词的意思是在一起吃饭,公用一双筷子,睡觉也在一起。

但梁建辉这样理解也不算错,因为延展开来,就是分开之后才回想起之前在一起天长地久陪伴的美好,失去之后才开始怀念,才开始后悔莫及。

不过,梁建辉说着说着,自己就有些鼻子酸酸的。

失去后,做啥都是自己一个人,吃饭也只有自己一双筷子。

这不就是他吗

呜呜,这歌怎么忽然听起来这么悲痛

好想哭

“登对又是什么意思是指般配吗”

江燊睿一脸无辜地问他。

周咚咚也探过头来,好奇地等着他解释。

确实是这意思,“登对”这词在粤语里比较常见。

但看着他们登对地凑在一起,梁建辉更是悲从心来。

别问了,再问就哭给你们看

注1:似是故人来应该不用多介绍了,梅艳芳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也是罗大佑作曲的作品,尽管曲风很复古,用了广东大戏的曲调,但歌曲的旋律十分工整,很有罗大佑的特点。填词的是林夕,人的问题不谈,但他的词也是跟曲极其搭配,句式对称,韵律美好,跟诗词一般值得细细品读。值得一提的是,罗大佑在梅姑生前有跟她合唱过这首歌,虽然以他的声音唱这个调有点难为他了,但在梅姑走后,罗大佑2004在自己的港城演唱会上再度弹起了这个曲,还说这个女仔总是爱迟到,然后梅姑的声音起来,顿时有一种泪奔的感觉视频小寒放在彩蛋章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63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