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假皇帝开始纳妃长生

作者:一钱青黛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135章武国巨变

书名:从假皇帝开始纳妃长生 作者:一钱青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5:55

“你说什么?武国新皇定了?”

郑毅示意徐牧军边走边说,周围人迅速散开,为两人留足空间。

“哦?是哪位皇子?”

郑毅奇怪的问道。

这段时间来,大虞国内发生了许多事,郑毅将大半锦衣卫和暗影卫的探子都放在了国内。

是以对于武国的侦查少了许多。

只留了一部分探子和军方谍子隐藏了起来,偶尔传回一些情报。

没想到,武国新皇之位,这么快就定了。

“是谁?”

“由武国丞相支持的七皇子武思文,还是大皇子武思通?还是四皇子武思林?”

“都不是。”

徐牧军道:“是武国皇帝第六女,名为武思明。”

“谁?”

郑毅惊讶道:“武思明?”

“女的?”

“武国新上位了一位女皇?”

徐牧军脸色也有些奇怪,点头道:“臣也觉得这个消息有些儿戏,是以命令武国境内的探子多加打探,但得到的消息都是一样的。”

“武国新任皇帝,确实是武思明,武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

“有意思。”

郑毅笑道:“这武思明绝对有古怪,武国境内到底发生了何事?”

徐牧军道:“陛下圣明,有传闻说,这位武国新任女皇乃是一位修仙者,拥有莫大神通!”

“她和武国七皇子武思文乃姐弟,听说从小拜在异人手下修行。”

“半年前,七皇子武思文被人毒杀,凶手至今都不知道是谁。”

“而武思明便在此时出现,争取到了她舅舅武国丞相蒙瑞的支持,从而获得了七皇子以前大半手下。”

“之后与其他几位皇子大战时,她居然在空旷草原中召唤出了漫天风雪,冲杀其他皇子军阵,使得自身手下兵马士气大增。”

“武国大皇子武思通、四皇子武思林尽数被杀,六皇子武思奉、九皇子武思和投降,武国兵马全都归顺于了武思明。”

徐牧军赞叹道:“此女不愧是巾帼英豪,镇压了数位皇子动乱之后又是独身闯入武国其他几位诸侯大帐之中,或杀或降,短短半年时间就镇压了整个武国。”

“最新情报,此女正率兵三十万逼近莽荒二州,且撕毁了我国和武国签订的《黑山条约》,励志收服莽荒二州和黑山关。”

“陈红袖和赵铁山两位将军与其发生过几次遭遇战,全都以失败告终。”

“最终不得不放弃距离更北的荒州,陈兵莽州,等待支援。”

徐牧军这才拱手道:“这次朕这么着急来觐见陛下,除了告知武国情报外,还要告辞前往黑山关,阻敌于国土之外!”

“朕明白了。”

郑毅点头道:“爱卿放心去吧,后方有朕,朕必会让大军高枕无忧!”

“对了,徐卿准备何时出发?”

“三日后。”

“好!”

三日后,徐牧军兵发黑山关。

此次发兵,除了带走之前的十万边军外,郑毅还特意为他配备了两个师的新军,以此抵挡那位神秘的武国女皇。

如此一来,北地边境大虞军的总兵马数,居然达到了四十余万!

其中,二十五万边军、十万龙翔军、五万新军。

这么多兵马,放在几年前足以横扫整个天下。

可惜如今……

郑毅摇了摇头,武国新女皇出世,也不知道会令武国发生何种变故?

而且有探子回报,雍州西方的诸多国家,好像也打起来了。

原本还想回京整补的苗修,不得不率军驻扎在了仓关,抵御着西面诸多国家,并且时刻监视着他们。

今日大朝。

郑毅望着少了许多人的大殿,心情却罕见的轻松起来。

如今整个朝廷上下,只有极少数的世家大族官员,其中就是以卢向清等人为首。

原本卢向清也以辞官为要挟,要让郑毅收回王安世变法。

可惜的是,自皇后怀孕之后,卢向清突然转变了风口。

不但收回辞呈,还一力留在朝廷继续为郑毅办事。

除此之外,与卢家走得近的一些官员也留了下来。

但大部分卢家官员,还是辞官离开,甚至是不告而别,整个京城初期确实有些慌乱。

但随着帝党和清流的加入,情况逐渐稳定了下来。

毕竟大虞十三州,超过一大半的州都造反了,想要管理起来并不是很困难。

卢向清留下来,赌的就是皇后肚子里第二个孩子是个皇子。

若是皇子,那之后必是太子,那么他卢家也会以子为贵。

如今大部分卢家人都已经离京,只剩下卢向清一系人马。

也不知道是分开押注,还是真的和卢家分道扬镳。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王安世列身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说!”

“陛下,如今大虞十三州,有十州都有反意,臣请招揽流民,扩充新军,以镇压叛逆!”

“我看你才是最大的叛逆!”

王安世话音刚落,一个官员就跳了出来,怒声道:“都是你的变法,才引得我大虞如此动荡,天下十三州,居然有十州都反了,这不是伱的罪责,是谁的罪责!”

“陛下!”

他对着郑毅施礼道:“臣请斩了王安世,将其首级传阅十州,如此叛乱可定、大虞可安!”

郑毅笑道:“诸卿以为如何?”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只有七八个官员列身而出,支持这位官员的提议。

这些官员,全都是一些年龄大、在位多年的官员。

但大部分官员,或者说年轻官员,却依旧站在原地,不为所动。

“尔、尔等、尔等真要看着我大虞天下毁于一旦吗?!”

老官员怒视王安世道:“王安世,你就不怕天打雷劈吗!就不怕大虞列为先皇显灵,打死你这个奸佞之臣吗?!”

“陛下!”

王安世拱手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我等变法势在必行,大虞沉疴已久,只有此法才能救治大虞!”

“哦?”

郑毅道:“那面对着十州造反,你又有何办法?”

王安世道:“十州造反,但却并不是一心。”

“陛下请看。”

王安世拿出一副巨大的地图,示意太监将其挂起来。

“除过莽荒二州,我大虞共有十三州,如今只有雍州、幽州和滨州并无反意,盖因为这三州乱民早已被镇压,当地世家大族也被清剿一空,才能安稳如初。”

“而其余十大州,却都被各地世家、军阀、宗门所占据。”

“每个州中,大者反王占据州府或者三五郡之地。小者反贼却只有一县之地,实力稂莠不齐。”

“藩王、反王、军阀、世家、宗门,这无数反王、反贼却并不是一条心,反而想着互相攻伐,侵占其施礼,居然无人向京城出军。”

“诚然,有藩王反贼以‘清君侧’或是‘陛下无德’之理由兵发京城,但真正目标却是周围反王的地盘。”

“例如第一位造反的蜀王,说是清君侧,但是其目标却是荆州!占据荆州之后,蜀王势力将会横贯西南,足以成为天下第一反王。”

“而荆州亦有反贼,无数股反贼正在厮杀,其他州的反贼势力也是如此。”

王安世一边解释着,一边在地图上标识。

其他大臣看着这幅地图,眼神也是逐渐明了,大概猜测到了王安世想要说什么。

“故此,所有反贼并不是一条心,这就给了我们机会。”

“我大虞朝廷必定是正统,可从北地六州中大力招揽流民,培育新军,固守京城四州,静待天下反王决出最后赢家。”

“那时诸多反王实力必定大降,且反王治下动乱不休,民心向定,势必会向我京城移动。”

“届时我等以逸待劳,以全盛之态迎击反王,继而剿灭反王,肃清寰宇!”

伴随着王安世的诉说,周围大臣也都窃窃私语起来。

“王大人说的不错啊……”

“这不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可是其他反王会给我们机会吗?”

“老夫觉得有可能,十州动乱,反王实在是太多了,没有一个大一统的声音……”

“我大虞还握有三州及京畿之地,实力最强,只要静待天下反王争出最后胜者,我等再与此反王决一雌雄?”

盏茶时间后,郑毅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数十位大臣齐声道:“臣等附议。”

依旧有其他数十位大臣停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什么。

郑毅望向了卢向清,问道:“卢爱卿,你有何想法?”

“陛下……”

卢向清出列道:“王大人此法,确实是老成之法。”

“以逸待劳,静待反王决出最后胜者,朝廷再以出手,如泰山压顶,一举成功。”

“但……此举至少也得十年时间。”

“十年啊……!我大虞百姓,不知道会死多少!”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陛下啊!”

“哈哈哈……”

郑毅突然大笑起来,起身道:“卢卿不愧是国之重臣,与朕想到了一起啊。”

“王卿‘以逸待劳’之策,确实能使得我大虞朝廷获得最大胜率。”

“但……朕不屑取之!”

“大虞百姓,乃朕之子民,朕又怎会任由他们在反王争夺之战中流离失所,乃至丧命?”

“以逸待劳之法,就如同养蛊一般,虽然能杀掉大部分蛊虫,但是最后能剩下的蛊虫绝对是最强的!”

“如此下来,十年之间,我大虞百姓要伤亡数百万、甚至是数千万人。”

“朕,绝不会采纳此策!”

郑毅长舒一口气道:“朕打算效仿太祖,以新军为主,主动出击,剿灭京城叛逆,再集结大军南下,横扫江南!”

“圣上英明!”

诸多官员听的热血沸腾齐齐列身,山呼万岁。

“崔夏武、金鹏!”

“末将在!”

二人纷纷列身,恭敬道。

崔夏武被王家隐宗击伤,返回京城后早已修养好。

而且因祸得福,居然进阶宗师,实力大增。

“朕手上还有十万新军,便以你二人为将,一人五万新军,再加上尔等本部兵马,出击剿灭反贼!”

“诺!”

崔夏武问道:“不知陛下兵发何处?”

郑毅走下龙椅,来到地图跟前,大手狠狠地拍在了地图西南方。

“蜀州!”

“既然蜀王第一个跳出来造反,那朕就先灭了他!”

“如今雍州尽在我军掌控之中,新军五师整合为新军第一军,擢升崔夏武为昭武将军,率军平叛!”

“诺!”

“金鹏!”

“末将在。”

“你为第二军将军,协助崔夏武进蜀,继而威逼荆州。”

“臣,遵旨!”

郑毅麾下新军这几年一直在培训,除了进雍平叛的第一批五万新兵外,还有被徐牧军带走的第二批第二军五万新军。

以及组建成第三批新军,交给金鹏率领的第三军,共十五万人马。

“报……!”

就在这时,一个大内侍卫迅速跑了进来,躬身道:“陛下,南越郡急报?”

“哦?何事?”

郑毅心里早已知晓了答案,淡声问道:“锦衣卫同知,沈星沈大人八百里加急,从南越郡逃回。”

“徐玄武,反了!”

求月票~

求月票~

求月票~

求月票~

求月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8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