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永历大明

作者:萧林子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6章 密诏

书名:永历大明 作者:萧林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1:00

密诏

密诏

王府书房外,陈邦彦脱下身上的宦官服饰,换回一身蓝色官服,这才推开门走进书房

房间内光线明亮,陈邦彦看着桌后面容俊朗的青年,眼底闪过一丝惊色,暗赞一句果是天家嫡脉,于是便低下头去,躬身行礼

“臣兵部职方司主事陈邦彦,见过桂王殿下”

“快快请起,先生之名,小王可是听闻多时了”

上方的青年快步走到桌前,一把扶起房中的中年官员

“仪表堂堂,果然是我大明的忠臣栋梁”,朱朗退后两步,打量了一番,开口赞道

“殿下谬赞了”

陈邦彦心中一松,这桂王待人随和,看来是个性情仁厚之人

至于桂王口中所说什么久仰大名,陈邦彦心里倒是没有当真,自己一个小小的六品职方司主事,桂王去哪里听闻自己的名字

陈邦彦知道这不过是这桂王的客套之语,是以也没有不识趣的问一句殿下从何处知晓微臣之名,不然就该是朱朗尴尬了

双方坐定,朱朗率先开口问道

“不知苏阁老令陈大人入朝所为何事”

陈邦彦听着苏阁老几字,看着上方满脸笑容的青年藩王,心中不由一动

朱朗没有叫苏观生苏大人,苏先生,反而是直呼阁老之名

他并不了解桂王为人,先前城中打探,听闻这桂王似是王府流散,耽搁了进学,有些纨绔性子,但今日一见,却觉得传言当真不可尽信

他不知这桂王只是顺口一说,还是别有深意,之前几天他在丁魁楚等人处接连碰壁,原以为此行将要无功而返,但此时却觉得自己此行似乎有了些转机

想到这里,陈邦彦眼底闪过一丝精芒,开口道

“先帝蒙难,举国哀恸,然当务之急,在于重立英主,安定内外,方可收拾人心,光复我大明祖宗基业”

陈邦彦看着脸色严肃起来的朱朗,又是继续道

“殿下为神宗嫡脉,法统最正,英明勇锐,诚该克继大统,领袖群臣,苏阁老此次派我入朝,正是要上疏朝廷,望殿下早日监国即位,安定天下人心”

“我本远藩小王,德行浅薄,苏阁老言重了”

朱朗脸上浮起一丝笑意,却并没有否定此事,继续开口问道

“我久居府中,对前朝各位大人皆不熟悉,只知苏阁老为国家重臣,先生自广而来,可能与我说说苏阁老其人”

陈邦彦闻言脸色一肃,却是没有立即开口,凝眉思索一番后,这才开口说道

“苏大人原为弘光朝户部侍郎,南都蒙难,遇先帝于浙省,是以首倡拥立,以拥戴功升东阁大学士,忠勤王事,为先帝心腹近臣”

“然闽省郑氏跋扈,先帝不悦,此时恰逢清廷寇赣,是以先帝令苏阁老出赣募兵,一为救援赣省,二则是欲以苏阁老再立新军,护卫皇室”

“苏阁老领命募兵,却钱粮俱无,于粤赣边境多方筹措,方募兵三千,此时赣省告急,苏阁老领兵来救”

“但行至半路却传来先帝蒙难之信,而赣省吉安亦被清军所破,当时军中粮饷皆无,士卒人心惶惶,苏阁老只得领兵退入粤省广州,操练士卒,为国家保此争战之军”

“苏阁老听闻殿下驻于肇庆,果敢英锐,认为此时当早立殿下,使社稷早得明主,是以派微臣星夜前来,上奏朝廷”,陈邦彦神情严肃道

“苏阁老果是我国家栋梁,国事日艰,若无苏阁老这等忠贞之臣,我大明江山真不知道该如何自处”,朱朗轻叹一声,脸上神色感慨

暗地里,朱朗眼睛却是骤然一亮

苏观生这厮手里果然有兵,而且还有足足三千人

前世记载那绍武朝建立后,绍武朝是招降粤省延海的海盗匪寇,这才发兵与永历朝对峙

他就说,那苏观生手里若是无兵,他一个空头大学士,哪来的胆子另立新朝

朱朗心中不断思索,原本他就准备招苏观生入朝,此时发现苏观生手里有兵,心中却是越发坚定

现在没什么能比兵权,更让朱朗重视,别管苏观生手里那三千人能不能打,但是只要招入朝中,光是摆在那里,就能让人投鼠忌器

李明忠六千人,苏观生三千人,等焦琏入朝,又是三千人,这就是一万两千人

丁魁楚也不过手握两万人马而已,有了这一万两千人,丁魁楚就不敢轻举妄动

只要丁魁楚不敢拥兵反叛,那他就只能回到朝中来,自己监国的身份天然就占据大义,而且朝中又有瞿式耜等反对派

到了那时候,他便有机会真正吃下丁魁楚这头肥羊!

朱朗眼睛一转,开口道

“先生已经入朝几日,可将苏阁老奏疏投入朝中了吗”

“微臣数日前,已将奏疏投入朝中”,陈邦彦脸色微闪,而后恭声道

“什么,已经投入朝中了?”

年轻藩王脸上一惊,骤然从椅子上站起

他当然能猜到陈邦彦必然已经投书朝中,但他此时却应该不知道

年轻藩王似是想到了什么,脸色渐渐变得难看起来,开口道

“我却是从未见过苏大人的奏疏”

陈邦彦看着脸色铁青的藩王,脸上却没有丝毫奇怪,只是沉默不语

几天前在丁魁楚三人门前吃了闭门羹,他便知道苏观生的奏疏不可能送到桂王府,而苏观生身上这个阁老之位,在新朝恐怕也岌岌可危了

“嘿嘿,也是,前朝诸事皆有丁大人等操持,我一个远藩小王,又有什么资格过问呢”

年轻藩王一脸颓丧的坐回位置,脸上神色萧索,陈邦彦看着满脸沮丧的年轻王爷,心中也不由升起一股同情,书房中一下变得沉闷起来

“广州除了苏阁老,可还有其他大臣吗”,年轻藩王冷不丁问道

“啊……除了苏阁老,便是粤省布政使顾元镜大人,广州之事皆是两位大人处理”,陈邦彦下意识回答道

室内又再次恢复沉默

朱朗眼睛一眯,脑海里思索着刚刚诈出来的这个名字,发现记忆里却并无此人的信息

只是此人身为布政使,在广州应该也极有分量,朱朗眼中闪过一丝厉芒,看来此人也不能留在广州了

“苏阁老既为朝中重臣,为何偏驻广州,不领兵入朝”,年轻藩王沉声问道

陈邦彦听着朱朗话语,心头顿时一跳,急忙开口道

“苏阁老非是粤省封疆之臣,不敢无故入朝,且肇庆为丁总督驻地,大兵囤聚,苏阁老为避免丁大人误会,是以一直未曾入朝”

“丁总督,好个丁总督”

年轻藩王冷笑一声,便不再说话,而后似是想到什么,脸上生出一种颓丧神色,一下靠坐在椅子上

一旁的陈邦彦却是一阵心惊,原本以为丁魁楚等人拥立桂王,与桂王必定关系密切

但现在看这模样,这丁魁楚显然跋扈至极,而且桂王对丁魁楚也多有不满

“殿下何必如此灰心,殿下英睿神武,待日后克继大统,必可令诸臣俯首,若是只遇此小挫,就灰心丧气,如何振兴我大明江山”

陈邦彦看着满脸沮丧的藩王,心中忽然升起一股主辱臣死的悲壮,起身下拜,朗声开口

年轻藩王似是动容,骤然起身,而后像是下了决心,手掌紧握成拳,走近蓝袍官员身边,一把托起拱手下拜的中年男子

“先生,若我以密诏令苏阁老入京,苏阁老可敢领兵入京”,年轻藩王紧紧盯着陈邦彦

“若殿下给付诏书,邦彦纵是粉身碎骨,也必令苏阁老领兵入朝,辅助英主,不使悍臣遮蔽天日,操弄我大明社稷”

陈邦彦脑袋一热,只觉热血上涌,朗声开口道

“好”

朱朗高声赞了一句,不待陈邦彦反悔,便走回桌后,取出纸笔,只是片刻功夫,纸张上便已写满字迹

年轻藩王停笔,取过一旁的亲王金印,眼看就要盖在信纸之上,此时却是忽然抬头,开口说道

“对了,广州府库中此时有多少银两可用”

陈邦彦紧紧盯着那金灿灿的桂王金印,看到那印玺一停,心中骤然一紧,再忽然听到朱朗言语,下意识便道

“藩库皆在苏大人顾大人掌管之下,具体数目微臣不知,但几万两总是有的”

朱朗眼中闪过一丝遗憾,他原想趁机诈出广州府库的底细,但没想到陈邦彦这个苏观生的心腹都不知道府库的具体银两

那可是他的钱,如果不弄清楚底细,万一被人吃了回扣,那怎么办

“此时正是秋收之时,先生此番回去,便让苏阁老以押送秋税为名,领兵入京”

“如今朝中钱粮皆在两广总督府,连我府中的用度也只能依靠总督府库,朝中之事若无钱粮,万万难行

“此番苏阁老押送银两进京,一万两不嫌少,五万两不嫌多,先生当让苏阁老早作准备”

朱朗这个连五百两银子都要找手下借的王爷,大言不惭的开口道

“微臣明白”

陈邦彦脸色严肃,看着信纸上的桂王金印,脸上闪过一丝振奋神色

实际上,朱朗的教令上写的什么并不重要,如果苏观生要入朝,他们能找到一百个理由,让人无话可说

这封教令的重点不是押运秋税这个借口,而是上面那颗桂王金印,有了这封教令,他们便是奉教入朝

先前苏观生为什么不肯入肇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肇庆君臣对自己是什么态度,若是桂王与那丁魁楚等人一条心,外有丁魁楚大兵镇压,内有桂王大义掣肘,苏观生入朝就是死路一条

有了朱朗的这封教令,苏观生入朝后便不再是孤立无援,而是有了桂王做靠山,也只有这样,苏观生才有底气和朝中的那几人分庭抗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65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