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红楼生涯

作者:千斤顶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章 换地方

书名:我的红楼生涯 作者:千斤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0:22

换地方

换地方

把房钱还清的贾瑜在胡掌柜和两名伙计注视下下大步走出了客栈,当贾瑜走出客栈大门时,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大门上方那块写着有间客栈的牌匾,深吸了口气后便大步朝着前方空无一人的街道走去。

“掌柜的,咱们就这么让他走了吗?”一名伙计有些不甘的问。

“难不成你还想强行把他留下?”

胡掌柜冷冷看了伙计一眼。

“你可别忘了,刚才还有那么多人在看着。真要是出了什么事,引来了五城兵马司的人怎么办?

真要引来了那些大爷,没个几十两银子能把他们打发走吗?这笔银子是你出还是我出啊?”

被骂的伙计兀自有些不服气,“可您不是说了吗,那个姓贾脖子上戴的玉佩至少也值上百两银子,要是能拿到手的话咱也还有的赚啊。”

“我当初怎么会瞎了眼,招了伱这么个蠢货!”

胡掌柜气得狠狠在伙计的脑袋上敲了一下。

“兵马司的人倘若真插手的话,你以为那块玉佩还会落到咱们手上吗?”

这下伙计不吭声了,五城兵马司的人是什么德行他可是最清楚不过了。

那可是号称雁过拔毛的主,真要把事情闹到他们那里,别说拿到那块玉佩了,胡掌柜不被敲一笔就算是好的了。

另一名伙计突然道:“掌柜的,不如咱们去找金沙帮的……呜呜……”

他的话还没说完,嘴巴就被胡掌柜给捂住了。

面色大变的胡掌柜看了看四周,这才气急败坏的在伙计的脑袋上来了一个暴栗。

“王二傻,你特娘的是棒槌啊。

想死的话就直说,老子去厨房给你递刀子,别把老子牵连进去,真要招惹了那帮瘟神,咱们还做不做生意啦?”

这名伙计也知道自己说了蠢话,垂下了头咕囔道:“那……咱们真的放过那小子啦?”

“算那小子命大,咱们姑且放他一马。”

胡掌柜虽然也有些不甘心,但也没办法。

总不能真的提着刀子追上去把人杀了吧?这里可是神京,天子脚下,纵然是再胆大妄为也不敢大白天的在大街上公然行凶。

目送贾瑜走远后,胡掌柜和两名伙计骂骂咧咧的关上了大门。

只是胡掌柜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那个姓贾的小子已经穷得典当衣物度日了,他又是从哪弄来的银子?

姑且不提怎么也想不明白的胡掌柜,出了客栈大门的贾瑜漫步走在空旷的街道上,看着周围那一栋栋充满了古代韵味的低矮建筑,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由于几个小时前吃了退烧药出了一身汗,又吃了两个汉堡,贾瑜感到身体轻松了不少,步伐也轻快了。

他摸了摸袖子里的两块银子,那是他从世博会馆工业区的一个仓库里拿出来的两块工业银。

有了银子,他终于可以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了。

现在最要紧的是再找一家客栈住下来,好好休养一段时间。

教员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其他任何东西都是水中花镜中月。

根据原主的记忆,现在他所在的地方属于城南区。

正所谓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住在这个区域的都是普通的平头百姓,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高档的客栈。

想要住得舒服吃得精致,还是得到东城,那里是著名的富人区,常年商贾云集,客栈的档次比起城南那是高得太多。

不过以贾瑜现在所在的位置想要去城东,单靠步行的话没有一两时辰根本不可能。

看来只能去城西找公交车了。

早在2000年前汉朝,公共交通工具就已出现在汉朝都城的大街小巷。

当时公交车称之为“油壁车”,一般由6—8匹马作为动力,车厢很长,厢壁有窗,一次可容纳20多人上车。

古时候“打的”也有讲究,分单程与往返,计价方式当然也不一样,所以在“打的”时需要先讲清楚的。

宋朝魏泰在《东轩笔录》记载:京城有位巡判官叫孙良孺,因家境贫寒曾得到太后的特别赈济,自然是没有私家车的,一次需去法场公干,孙良孺只好去租“马的”。

在谈价钱时,对方问他:“去哪?”孙说:“去法场。”

对方问:“去了还回来吗?”一时传为笑谈。

不过城南属于贫民区,一般的老百姓哪里舍得花上几十文钱坐车,想要乘坐公车的话得去城西。

于是,贾瑜只能冒在没到脚踝的雪地里一脚深一脚浅地朝着城西走去。

走了近三刻钟,贾瑜终于来到了城西。

当他路过一条大街时,一座雄伟的府邸出现在他的眼帘。

同时一股藏在脑海深处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出。

这是座府邸非常大,几乎占据了整条街的大半。

一对古朴威武的石狮镇守在大门两侧,仿佛守护着这个府第的尊贵与威严。

厚重外墙至少有三米高,即便是外墙也是由红砖和青砖交替砌成,散发着浓厚的富贵气息。

在高达府邸的正上方挂着一个醒目的牌匾,上面写着“赦造荣国公府”六个大字。

在大门的两边,六名骄横的仆役站在大门口。

他们身穿锦衣绣袍,高高扬起下巴,冷眼打量着路人。

贾瑜甚至还能看到那些仆人眼中看向路人时那轻蔑的目光,在那华丽的外墙映衬下更显刺目。

而从大门外走过的路人在经过这个豪华府邸时都敬畏地投去一瞥。

许多人纷纷低下头,生怕触碰到那些仆人的目光。

尊贵与权势在这里交织成一道无形而可感知的力量场。

而看到这一幕的贾瑜则是紧紧握着拳头。

脑海里的记忆在告诉他,这些天他所遭遇的苦难便是拜这座府邸和门口的那些豪奴所赐。

没错,贾瑜所穿越的便是红楼世界。

严格的说,贾瑜的前身也曾属于贾家的一员,不过那已经是好些辈以前的事了。

元末之时,天下民不聊生。

出身金陵的贾演、贾源两兄弟投靠了起兵反元的夏太祖,跟随夏太祖驱除鞑虏征战天下。

夏太祖得到天下后大封功臣,一共封了四王八公十二侯。

这二十二家可以说是大夏最顶级的勋贵了,至于其余的伯子男等勋贵就不提了。

而贾演、贾源两兄弟也因为追随夏太祖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哥俩分别被封为宁国公和荣国公。

一门双公,可以说是荣耀无双。

被封为公爵后,两兄弟也将自己的家眷全都迁移到了京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京城的贾家子孙也越来越多,到现在共分成了八房。

而留在金陵的贾家有十二房,合起来共有二十房。

贾瑜便是金陵十二房中的一员。

至于贾瑜为什么要孤身一人从金陵来到神京,原因也是非常的老套,无非就是父母双亡。

作为家中独子的他文不成武不就,周围的亲戚又对其冷眼旁观,没有一个人对其伸出援手。

眼看着日子要过不下去了,便鼓足勇气带着最后的一点银子来到神京,祈求贾家看在曾经一个祖宗的份上给他安排一份差事。

但天真的贾瑜哪里知道世道的险恶,满怀希望的他来到荣国府后,不要说贾家的当家人了,就连荣国府的管家都没见到就被门子赶了出来。

年少气盛的贾瑜气不过还想跟那些看门的仆役理论,当场就被揍了一顿,混乱中也不知道是谁一棒打在了后脑勺上,当场就被打昏过去。

看到贾瑜被打昏,动手的仆役也有些慌了。

虽然他们打心眼看不起这位妄图投靠荣国府试图攀上高枝的穷亲戚,也可以毫不留情的将其赶走。

但现在倘若把人打死了,真当顺天府衙是摆设啊。

而且事情倘若传到了贾家那几位主子的耳中,他们也绝没好果子吃。

慌乱之下的几名仆役赶紧将贾瑜抬到城南,找了家最便宜的客栈任其自生自灭,随后几人赶紧溜之大吉。

而也正是那一棒让原主一命呜呼,这才有了贾瑜鸠占鹊巢的事情发生。

贾瑜占据了这具身体后,自然也继承了他的记忆。

看到那些站在门口的几名仆役,浮现在脑海中的记忆告诉他,当初正是这几个人打了他一顿,最后导致原主一命呜呼的。

贾瑜先是抬头看了看那块“赦造荣国公府”牌匾一眼,又深深的看了那几名仆役,仿佛将他们的容貌记在心里,最后长吸了口气,这才大步离开。

来到车行没一会,贾瑜就等到了一辆前往城东的“油壁车”,小半个时辰后,他便来到了城东,随后在安化寺附近的一家客栈住了下来。

不愧是城东区有名的客栈,无论是环境还是服务态度都要比原先城南的那家“有间客栈”好得太多。

但房钱也同样很感人,每天五百文不二价,这个价钱比起原来住的客栈高了足足十倍。

再加上吃穿用度,一天没有七八百文钱根本顶不住。

虽然以他现在的模样,住在这里确实有些扎眼。

不过为了更好的养伤,贾瑜还是住了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38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