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太平客栈

作者:莫问江湖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二百五十一章 改朝换代

书名:太平客栈 作者:莫问江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59

在陆雁冰进宫的同时,秦道远在内城的齐州会馆召集了留在帝京城内的宗室勋贵,重申了当初秦清向燕王提出的六项条件。

其中的前三项条件,惩办以七隐士为首的主战之人,大魏皇帝宣布退位,三大营官兵立刻出城投降,已经成为定局,不必多言,

后三项条件中的第五条和第六条,大魏朝廷移交各级衙门的一切权力,各级官吏经甄别之后,除大奸大恶之徒以外,其余人去留随意,愿回原籍者,绝不阻拦。清查国库,追缴欠款和贪污所得。随着梅盛林、霍四时等人的主动投诚,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关键是第四项条件。

废黜一切皇室、宗室之特殊待遇,除有功之人外,收缴一切财物,包括皇宫、皇庄、行宫、内库及各大王府、公府、庄园,留一座普通宅院以供家人居住,此后以庶人视之。

宗室中的有功之人,唯有一人,那就是玄真大长公主。秦清特许保留玄真大长公主的爵位、府邸、庄园、田产等等,只需要按照律法进行清退田地、补缴税款即可。不过玄真大长公主以自己已经出家奉道为由,不再接受公主称号,主动要求让出公主府邸及名下庄园田产,只保留一座玉盈观作为容身之处。

秦清同意了玄真大长公主的请求,赐新币三万,李玄都封其为玉盈真人,与飞元真人颜飞卿、万寿真人、太微真人、三玄真人并列其名。

除了玉盈真人之外,栖霞县主上官莞也放弃了自己的宗室身份,表示让出齐王府,李玄都封其为栖霞真人。除此二人之外,其他道门有功之人,日后统一加封真人名号。

玉盈真人接受了真人名号之后,便闭门谢客,让许多想要找玉盈真人疏通关系的宗室无功而返,这些人自然大骂玉盈真人吃里扒外。

其余宗室、勋贵皆是无功之人,要被剥夺爵位,收缴府邸、田产和一应财物,仅留一座普通宅院以供家人居住,此后以庶人视之。

秦道远见到众宗室、勋贵之后,并未多言,只是讲了两个故事。

一个是大齐末年时李氏皇族的遭遇,历经三次大规模屠戮,十不存一。

一个是大晋末年的丙午之耻,金帐大军攻破大晋京城,俘虏了皇帝在内的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皇后、妃嫔、王妃、夫人、公主都沦为娼妇,一个铁匠只要几两银子就可以买到一位国公夫人,饿死的贵胄不在少数。

这并非秦道远杜撰,而是众所周知的史书记载,故而大魏宗室勋贵们无不脸色苍白,生怕辽东也要效仿行事。

秦道远表示,辽东虽然不会优待前朝宗室勋贵,只会将其视作平民百姓,但也不会无故加害、屠戮、折磨前朝宗室勋贵。

秦道远还专门解释了“无故”二字,诸宗室勋贵,凡有作奸犯科之旧事,允许他人告官揭发,一经查实,按照律法追究论罪,该下狱就下狱,该流放就流放,该抄家就抄家,该杀头就杀头,此不能视为加害、折磨。

说白了,辽东要把事情全部做在明处,杀不杀你,或是为什么杀你,都要明明白白,有理有据,不做阴私之事,是为光明正大。

这些宗室勋贵之流,从来不把别人的性命当一回事,哪个手上没有几条人命官司,更不必说巧取豪夺等种种行径,闻听此言,无不惊骇。辽东虽然不亲自动手,但也是把他们往死路上逼,立时有人大声反对。

秦道远的回应只有一句话:“这不是商议,而是决定。如若不从,以律论罪。”

便在此时,一位王妃起身高声道:“辽东要杀人便直接操刀杀人,何必如此遮遮掩掩,做了勾栏女子,还想要贞节牌坊。”

此言一出,满堂皆静。

秦道远并不动怒,只是说道:“若是清白无罪,何来杀人一说若是有罪,为何不能论罪惩处大魏的哪条律法、祖训上说过王公贵族能犯法而不受严惩今日我们依法办事,又与贞节牌坊有什么相干”

王妃无言以对。

秦道远继续说道:“你们当中有人在过去知法犯法,不受严惩,不过是倚仗权势,官官相护,而不是律法许可,如今严峻刑法,清查旧案,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还望你们能够好自为之。”

说罢,秦道远不再理会这些宗室勋贵,起身离去。

这些宗室勋贵却不能离开,他们还要跟随辽东的官员小吏,返回家中,清查自家财产,悉数上缴国库,然后搬出原来的华贵住宅,搬到内城的普通民居之中。从今之后,便再也不是什么亲王、君王、国公、侯伯,只是普通的庶人百姓。

另一边,秦清在玉青园接见了以梅盛林和霍四时为首的诸多投诚官员。秦清早就给出了自己的条件,各级官吏经甄别之后,除大奸大恶之徒以外,其余人去留随意,愿回原籍者,绝不阻拦。愿意留下之人,酌情使用。

所谓酌情使用,大多是降级使用,毕竟是改朝换代,辽东这边也有许多从龙之人,必定由他们来主导日后的庙堂,不过两方交接,许多关键衙门,辽东之人未必能迅速接手,还是需要魏廷老人的协助,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过去的官员降级使用,成为辽东官员的附属。

在这其中,霍四时和梅盛林可以算是半个功臣,秦清对于两人的态度十分和蔼,表示仍旧让两人担任一部尚书,虽然是没有太多实权的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但还是让两人受宠若惊,连连谢恩。

至于其他四部尚书,秦清也有安排,赵政和秦道远作为他的左膀右臂,早在辽东的时候,便是一人主管人事一人主管财政,如今自然是顺理成章地担天官吏部尚书和地官户部尚书,再就是秦襄以大将军之尊担任兵部尚书,景修担任刑部尚书。内阁的阁员也是由六部尚书充任,以赵政为首辅,以秦道远为次辅。又任命胡良为辽东总督,主掌辽东三州军政大权。

其余如大理寺、通政使司、都察院、太仆寺、苑马寺、青鸾卫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光禄寺、鸿胪寺、翰林院、国子监、詹事府、尚宝司、太常寺以及六部侍郎等堂官的具体任命,再由内阁商议决定。

除此之外,秦清还宣布宦官不得干政,以司礼监为首的二十四衙门回归其本来职能。至于原来的司礼监掌印大太监杨吕,秦清打算物尽其用,使其掌管青鸾卫都督府。

大体而言,秦清打算继承大魏朝廷的制度,不过要在细节上略作修改,比如将原本只是暂时职务的总督、巡抚、总兵官常态化,成为拥有明确品级的正式官职,同时延续张肃卿的改革,废黜藩王镇守地方的制度,给予亲王参政的权力,以宗室和武官代替宦官来压制、平衡文官势力,甚至秦清还有意彻底废黜宦官制度,缩减宫廷规模,他自己只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女儿,实不知要这么多的宦官有什么用,只是如今局势未定,各种事情千头万绪,还顾不上这些细枝末节,只能留待以后。

秦清接见了这些魏廷降臣之后,接下来的几天便是辽东老人轮番觐见秦清,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件事而来。

如今大魏皇帝徐翊厚已经被废黜,国不可一日无主,那么就该有一位新君。

毫无疑问,秦清就是新君,这又牵扯到了定国号,册封太子等等大事。

古来国号,除了少数例外,多是以受封的地名为国号,秦清以辽东起家,世人也都说辽东大军如何如何,于是就有人提议国号为“辽”,是为大辽。秦清否决了这个提议,因为辽东三州是为幽州、奉州、辽州,辽州与金帐接壤,幽州靠近关内,奉州位于两州之间,虽然被统称为辽东,但是秦家的根基却在幽州。

正所谓幽燕之地,当年慕容氏在龙城起兵,以“燕”为国号,于是又有人提出以“幽”为国号,秦清允之。

如此,新朝正式定下国号,是为大幽。

至于皇后、太子,秦清决定一切从简,立白绣裳为皇后,暂定三弟秦道方为皇太弟。

盖因秦道远与秦清年岁相差无多,已是知天命之人,说不定要比秦清先走一步,而秦道方不过不惑之年,最为年轻。

消息一出,秦道方坚辞不受,亲自赶赴玉青园,面见秦清,痛陈利害。一则是他膝下无子,日后无人继承,二则是兄长秦道远在前,长幼有序,万没有越过兄长立他为皇太弟的道理,有伤兄弟情分。

秦清无法,只好决定改立秦素为皇太女,有明空女帝的先例在前,儒家之人已经无力出声在后,再加上秦素不仅仅是秦清的女儿,还是李玄都的夫人,一时间竟是无人敢于出声反对。

秦素不由叫苦,不想做什么皇太女,不过被李玄都劝住。

李玄都并不反对秦素担任皇太女,因为秦清在人间还有四十多年的光阴,这其中的变数太多,秦清会再有一个儿子也说不定,秦素可能只是用以过渡,毕竟现在的秦素不是“天下棋局”中的秦素,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秦素最后还是会回归道门这边。

六月初九,秦清离开玉青园,进入帝京皇城,次日在帝京城外南郊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幽”,建元太平,改“载”为“年”,册封白绣裳为皇后,立秦素为皇太女。

太平元年,六月十二,秦清颁布谕中原檄,以兵部尚书秦襄为大将军,率军二十五万,南下中州、芦州、楚州、荆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445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