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就不回头

作者:臣就是不死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八十一章 梁王之志

书名:就不回头 作者:臣就是不死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56

第二天清早,容州人被冲进作坊的两名女弟子拿住,不等他分辨,便押着他朝镇子坡上的白云观行去。

说是道观,其实也没那么讲究,单独的一栋带院子的木屋,规格尺寸比其他房舍稍微大了五成而已。

容州人瞅见守在院墙外,正与总执法官喜儿交谈的李召,双目泛红,张口就朝他喷溅唾沫。

“小贼,你收了某的红点,如何害我”

李召连忙摇晃着折扇,笑嘻嘻地说:

“你只说带你引荐师尊,我昨晚就睡不着了,我这左思右想啊,以我身份好像也没什么引荐的权力,索性就把你告了,你不一样也能见到师尊吗,你目的达到,我也不失信于人,两全其美啊。”

那容州人竟被李召的歪理邪说弄得有点发懵,好像逻辑自洽,没什么问题。

喜儿向两位师妹示意,押着容州人进了白元观,反看一脸讨好的李召,伸手在腰间荷包摸出三颗打磨地光洁的艳红石子扔给了他。

“哎哎,谢师姐赏”

李召揉了揉手中红点,他这两头吃点玩的顺溜,好过终日在茶馆中厮混,五日才得一点。

容州人被押入观内,耳中听到细微的声响,他神情微变地朝着那三层主楼旁的一间偏房看去,里面竟有一个书生打扮的七老屋孩童身边走过。

那些孩童竟在伏案写字,握笔姿势不美,教书先生便停步指导,声音不大,态度温和,脸上全然没有文人穷酸的奴颜媚骨、市侩下作,反倒是不卑不亢,好似重拾了师道尊严一般。

“竟然学文,取死之道,何以至此”

押解他的女弟子闻言冷笑一声,满是轻蔑地道:

“师尊筹谋,包容宇内,岂是尔等凡夫俗子能度”

容州人不言,丝毫不做反抗地被押进了主楼,一楼有四人端坐在蒲团上,面上全是希冀之色,这应该就是今日遴选出来的弟子,看他们各个憨厚老实,把家中仅存的好衣衫穿上,紧张地在蒲团上蠕动,手脚都不知道该如何安放。

容州人挺羡慕他们的,遥想当年,即便是有家学渊源,一样要测根基测悟性,过那一道道关卡,哪怕出生再好,不能习武,就是不能习武,哪像现在这般靠人品选拔

容州人突然意识到其中的大问题,人品,能作为选拔的标准吗

还是说,白云老祖有变废为宝只能,不能习武的废材也能被他改造为适合习武之人,这千年来闻所未闻

脑子里一片混乱的容州人被押送到了三楼,二位女弟子将他放在楼梯前,躬身施礼下楼而去,三楼那朝阳的窗户全部敞开,阳光照射进来,异常亮堂,身穿道袍、头戴紫金莲花冠的白云子居于朝楼梯的上面做工精致的座案几,几上摆了个小巧铜炉,内插两根线香,隐隐有香火气从炉内飘来。

他闭目练坐功,也不知练的什么功法,案几侧面坐着一人,正是传闻中的大师姐青凤,同样一身素色道袍,头戴冲天七星观,见容州人傻站在原地,便伸手招他上前,容州人晕乎乎地走过去,两名小道童抬着一个蒲团过来让他坐下,他跪坐于上,打量着闭目的白云子与睁眼青凤,不知如何开口。

“师尊,容州人阳宛带到。”

白云子眼睛不睁,开口问道:

“阳宛贿赂本门弟子,欲见老夫,所谓何事”

容州人双手高举一揖到地,再起身时,已伸手抓向面皮,一张薄如蝉翼的人皮面具被他摆在案几之前,露出一张浓眉豹瞳,宽比大嘴,丝毫不似先前精细刁钻的生意人形象,他双手在那宽大的商人袍服内一阵摸索,六根三寸长的银针被他拔出放在地板上,只见他那原本圆滚滚的胖矮身躯突然拔高,身形从六尺涨到七尺有余,裸露在商人服饰外的肌肤臌胀,手足变大,太阳穴隆起,俨然一个习武之人的样貌。

白云子眼睛睁开,看着身形巨变的阳宛,伸手一招,一根三寸长的银针就落入他手中,银针上满是血迹,一滴血珠正从针中央凝聚,朝着针头滑去。

“如此手段,来者不善啊。”

阳宛除了伪装,再次一揖到地,趴在地上中气十足有控制着声音大小,稳健地说:

“卑职宛豪,金州神京人,现为梁王客卿,受梁王嘱托,特来拜见白云老祖。”

白云子没有接茬,看向宽敞的阁楼一册,一道小门拉开,一身暗红道袍的周湘绣捧着一本厚厚的大汉宗亲名录和一本更厚的大汉贵戚名录出来,坐到屏风旁的一张横向矮几上飞快翻看,宛豪见此,欲言又止,客随主便,不好意思开口相阻。

周湘绣翻看速度极快,二十息内翻到后面几页,纤细的手指点着其中一页道:

“梁王刘翘,高祖弟楚元王二十一世孙,德宣十九年生人,德宣二十一年过继于无子的赵皇后,曾被立为太子三年,后当今皇帝有出,禅让太子位而转封梁王,至今已二十有八,梁王封地在胶州梁城,据百晓门传,十数年来,梁城富庶,无有大灾,梁王治下清明,广招武林中人为门客,又交好梁城本地宗门静虚观,曾于宣德四十一年、宣德四十五年、宣德五十二年,联络周遭宗门清除治下妖兽巢穴三处,虽未尽全功,但前后拓垦野地120万亩,修坞堡村镇十三处,安置逃荒流民不下三万余人,在朝野皆有贤王、“翘太子”的雅号。”

白云子闻言眼中精光流转,如此仁义之君,如何不见民间口口传颂他望向五大三粗的宛豪,宛豪会意,拱手道:

“梁王曾为太子,当今皇帝又立又废,惧其势大威胁皇位,恐天门江湖正道之议,不愿削藩,却也时时提防,接连在德县、安城、横子、东口分封汉室宗亲,不让梁王有半分拓展之地,近年皇帝衰微,隐隐有退位禅让之意,更是变本加厉,勒令胶州牧下公文重新丈量各宗亲土地,将梁王治下百姓开垦的荒地连同人畜统一划走,梁王被困在梁城之中,进退失据,欲兵行险招”

白云子抬手,打断宛豪话语,示意道童退下,让青凤先将楼下等待传功的五人带走,稍等片刻后,青凤返回,白云子才缓缓道:

“梁王欲弑君呼”

“然,故而梁王广邀八方豪杰,聚义神京”

“师尊,此人之言不可信”

一旁的周湘绣率先打断宛豪之言,伸手指着贵戚名录上一页朝宛豪问道:

“神捕宛毅是尔何人”

“正是家严。”

“你是六扇门的人”

宛豪面皮一紧,急切地朝白云子解释道:

“卑职身在公门,心在梁王,且,且卑职是法家弟子”

宛豪在提起法家一次时,原本弯曲的脊梁突然挺直,好似那词有甚么魔力,让他能丝毫不惧眼前的四品老祖。

白云子见他如此做派,笑着隔空一指点断一根长香香灰,香灰飞散,落于案几前被他随手招入手掌,跟着他食指的晃动逐渐落在漆黑案几上,摆出小小的法、术、势三字,宛豪见状叩首再拜道:

“不知老祖是哪家大贤”

这个年月,武人不读书,天门罢黜百家,独尊武术之后,好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法家是什么东西,白云子能写出法家三脉宗旨,便非那些不学无术的武人能及,更有可能其本身就是法家一脉。

白云子大袖一抚,烟灰散去,脸上笑意尽去,严肃地问道:

“梁王谋反,以武乱法,你们也支持他”

“天下无法,朝堂怯懦,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梁王之志,在于解救生民与水火,匡扶汉室于倒悬,如此行事,有何不可”

提起理想啊、信念啊之类的东西,就像骚道了宛豪的痒处,他开始滔滔不绝地阐述梁王的谋反理念,并说苏山县之乱乃是天下一斑,其他地方,武人动辄杀人,恃强凌弱比比皆是,梁王虽是宗亲,却没有身为统治阶级的自觉,每每微服勘察,知晓生民不易,愿效当年昭烈帝风骨,安民保民,正本清源,文武并治,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听着这跟传销差不多的口号,白云子不以为然,反口问道:

“天下自有法,武人法、武人管理条例皆为法。”

“此乃恶法”

“恶法亦法。”

“当改若不改之,不出百年,天下将无汉室。”

倔强的宛豪在这种根本原则上分毫不让,他家世为贵戚,学法学律,其父早年更是当过延尉,后来被天门打压,为避祸辞官回家,朝廷建立六扇门后,邀其出士,其父为了后辈着想,不得已又入了六扇门,可六扇门听起来好听,做事却难做,但凡案件涉及宗门,各个宗门护犊子般根本不允许六扇门上门稽查,半路截杀捕快,捣毁六扇门各州各县分部,一句江湖恩怨就能化解此事,丝毫不用顾忌朝廷面皮。

宛豪对此深恶痛绝,他现在是六扇门中铁衣捕头,每每出差办案都要先写遗书交给妻儿,若那日因为江湖恩怨回不来,也就回不来了。

可恰巧,四年之前,他于胶州办案之时寻路遇到了一个农夫,那农夫身穿麻衣,皮肤黝黑,手脚皆有老茧,头戴斗笠在田间除草,看似寻常农人,一问之下谈吐惊人,作为一名捕快,他职业病发作,刨根问底许久,后来还跟踪农夫回了梁城,见他从梁王府后门进去,他才知晓自己惹了祸事,刚准备逃走,便被王府亲卫逮了个正着。

就是在那简朴的梁王府后厅,他看到了正脱下农夫装束,换上赤红衣服,戴上冠冕的梁王刘翘,此人竟然亲自躬耕与外,指导农事,历代王爷,只此一人。

见了宛豪的名刺官印,排除误会,实际年纪才二十四岁,看上去却四十好几的梁王刘翘热情地挽留宛豪吃住,那一顿饭更是让宛豪吃的刻骨铭心,梁王麾下数百门口,人人粗布麻衣,无论文武对坐于堂,无歌姬、无丝竹、饭食粗简管饱,座中门口谈论时局,即便是面貌粗狂之辈,也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地贬斥朝廷,说到激昂处,有儒家弟子弹剑作歌,武人起身舞剑相助,好一副文武和谐的场面。

那一刻,宛豪犹如身处200年前大汉威帝鼎盛之时,天下安宁,武人不敢叫嚣朝廷,士民皆以朝廷法度行事,心中不由呐喊,区区200年,何至于糜烂至此地步

从那以后,他就成为了梁王的客卿,他捕快身份极好,可以在各州之间传递消息,勾连义士,今次,他奉命前来邀请白云老祖,便是为了年后梁王赴京诛杀昏君,以正朝纲做准备。

“朝廷势微,宗门势大,梁王独臂拦擎,以何反”

见白云子似有意动之色,宛豪连忙兴奋地膝行上前,小声道:

“还请老祖屏退左右。”

白云子瞅了他一眼,背靠矮椅,悠然道:

“愿讲便讲,不说送客。”

宛豪皱眉看向一旁奋笔疾书作者记录的周湘绣,又看另一旁打坐练功的青凤,一咬牙,道:

“好梁王已联络金鼎教内实权人物、南宫世家四秀之首南宫一剑,当朝大将军与九常侍也有意相助,更兼五军校尉及缇骑中已有半数咱们的人,胶州境内,相助宗门不下百余”

白云子伸手打断报菜名一般的宛豪,一脸肃穆地说:

“如此行事,梁王必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63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