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做古籍修复得天道

作者:落灯沙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15章 诗词路上撒欢跑

书名:我做古籍修复得天道 作者:落灯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皇城的姬怀赢冥思苦想,皇城外的教坊司内彻底燃了起来。

已经有姑娘调弦琢磨着如何将这一句唱出来。

“李相白怅然的神情也真是绝了”有教坊司的才女说了一句,引起众人的一致赞同。

能不绝李相白可是有梨园术。

书院内外有感受不到意境的,自然也有听出弦外之音的。

有疑惑声就从弦歌台下方的太岳书院兵家教书先生口中响起。

“一句只留清气满乾坤让人情绪激越,可你这一句昨夜西风凋碧树又将这个意境拉胯,这论的是什么境”

“就是,就是”有人出头就有人附和,杂七杂人墨客口中响起。

台上的李相白一乐。

得,来挑场子的了。

神情闲淡,李相白缓缓开口。

“人间词话,人有三境,第一境叫立”

法家亚圣岳寒山瞬间认真了起来。

台上的李相白已经侃侃而谈。

“登楼所见,这是一种势什么样的势西风落叶,广远寂寥,路漫漫其修远。小则喻修行之路的艰难险阻,大则可表国之局势。势如西风凋碧叶,所以要独上高楼,排除干扰,看天涯望海角,不为眼前一时局势所迷惑,认清方向,笃定思想。”

嵩山书院的司马望岳神情激越。高声说道:“不就是这个意思。老夫在大儒境十年未曾突破,心生障碍,就是因为看不破这个势,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却轻而易举破了心障,这叫什么来着”

身侧白发先生燕文鸾开口:“这叫匹夫有志。”

台上李相白笑了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一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和观沧海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完全的合境。

司马望岳如今是儒门亚圣呀。瞬间就体会到了自奋自励,自我揭破的妙处。

司马望岳越是琢磨越是合着自己道,满面红光,浩然正气破体而出。

正气竟然亮如罡虹,带着活力和壮阔。

“司马院长又破小境了”白发先生燕文鸾比司马望岳还要激动。

李相白儒门修为远低于司马望岳,但对于自己师长的小境突破却相当的了然。

从破大境开始,司马望岳了却心障,嵩阳书院学风焕然一新,崛起在望,此番到京城就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心境。

自己拜师,双喜临门,千里之志的司马望岳破小境还不是水到渠成。

弦歌台上李相白说了一个“立”,皇城内紧盯着周园上空虚影的姬怀赢赞叹一声:“果真如姐所说,这首词看似婉约,确实如李相白所言,突出一个立。”

姬西楼更是有感,诗词说的国势不就是大周如今的局势。

虽内忧外患,但自己要认清势,有所为有所不为。

耳际便听到姬怀赢开口:“李相白说人生有三境,第一个是立,第二个自然就是破,只是不知道如何破”

如何破

皇城内姬怀赢猜测到的弦歌台下大儒大贤们更能推敲出来,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第一境是“立”,第二境必定是“破”,但以诗词如论这个“破”。

“李同堂,立了便是破。如何破”有西京书院儒门学生问。

赫连城开口:“如何破,自然是莫等闲的破。”

回答很巧妙,利用了李相白振武词满江红中的句子,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就是“莫等闲,发愤图强的破。”

太乐丞秦朝夕笑了笑,开口:“读书需趁少年时,光阴一寸难在晨。”

“好一个破志诗”赫连城夸赞。

本就好相貌,口出佳句,人便彰显的更加精神,看着玉树临风。

秦朝夕以浩然正气吟诗,声音被回音壁传了出去。

都听的清晰。

李相白内心也赞叹,好诗

庞太师、左丞相等人赞不绝口。

公主看太乐丞秦朝夕的眼神有点小崇拜。

皇城内太后中肯的说了一句:“秦朝夕此诗一改往日谈情说爱的风格,确实不错。还是应了一句话,遇强则强,没有李相白,秦朝夕出不了这样的诗句。就是不知道李相白如何出诗。”

姬西楼点头:“励志鼓舞,太乐丞此诗句确实是佳作。”

姬怀赢说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不逊色太乐丞诗句的,可已经被赫连城说而来出来,李相白再要引用满江红的句子便少了气势。”

姬西楼笑了笑:“有眼力”

女帝也好奇,李相白如何说这个“破”

西京书院弦歌台上的李相白感慨。

自己是站在巨人肩上,要没有这些学识的积累,真镇不住场子,绝对会顺着台下如何“破”的提问开始费劲脑汁想怎样回答。

可如今学院学生也好,文渊阁的大学士也罢,更或者太乐丞秦朝夕,都跑偏了。

自己前世当中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的王圣人不是这样说的。

都挑场子了,自己便顺着前世大师的哲学思想撒欢的跑。

李相白多镇定。

视线环顾,一字一句说道,第二境是“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守”

满场哗然

琅琊书院的农家女弟子神情陶醉,文人墨客手中折扇拍打着掌心,满脑子都是将此句赠送佳人时心上人被攻略的一幕。

教坊司内空气几乎凝滞。

太乐丞目露不可思议的神情。

蓝小蝶也震惊呀,悄声对的江白衣说了一句:“此句一出,大周再无婉约词。”

洞穿云霄的声音就从太岳书院一名兵家教书先生口中响起。

“妙呀,真妙”

“妙在何处”身侧太岳书院墨家先生不解的问。

“这不就合了兵家兵者诡道的精髓,我们兵家主张奇正结合,正可势如破竹,犁庭扫穴。奇则剑走偏锋,一击致命。李相白以诗词论境,第一境说了一个“立”,都认为立而后破,这就犯了兵家大忌。”

身材魁梧,湛然若神的兵家先生此话一处,瞬间就将四周目光吸引了过来。

李相白也是洗耳聆听,兵家知识真不懂,自己从前世掌握的声东击西、指南打北、暗度陈仓这些都不算,没有实际应运过。

所以补书匠聆听的格外认真,内心还有点赞叹。对方竟然能从诗词之境关联到战场之势。

太岳书院的先生声音洪亮,一字一句说道:“西风凋碧树,此句形容战场局势就是敌众我寡,所以领军将官要查清局势,顺势而出,制定正确的应敌方案,这叫立。何为破,破就是破军,但从战场动态分析,此时却绝非破势的最好机会。因为有西风凋碧树,敌军士气旺盛,所以兵家之道中还应有一个敌我士气此消彼长的过程。两军对垒,忌讳将官对整体局势的判断不明,士气动摇,而一旦有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目的,将官、士兵就能目标一致,不以对方任何计谋为动摇,消耗对方士气。对手攻而不得,退而不能,势必心浮气躁,这不就意味着有了破军的机会。所以这个守说的妙,我还断定李相白诗词第三境适才是破。”

“秀呀”李相白内心赞叹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18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