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千劫眉

作者:藤萍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二十六章 如月清明01

书名:千劫眉 作者:藤萍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23

笔趣阁顶点 www.bqdd.info,最快更新千劫眉 !

嵩山五乳峰。

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时为孝文帝为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北魏孝昌三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在五乳峰影壁面壁九年,首传禅宗。至唐初李世民伐王世充的征战之中,少林寺志坚、昙宗等十三棍僧立下汗马功劳,自此少林寺声名远播,少林武功名扬天下。此后时人登少林,无不心驰前尘,庄严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柳眼三人到了五乳峰下,弃马步行,柳眼仍旧用一块黑布遮起了脸,方平斋和玉团儿都是生面孔,这几日少林寺外人众多,模样古怪的为数不少,倒也无人在意。东方旭跟在三人身后,一行人都是武林中人打扮,迈入少林寺三门之内,门口的小沙弥并不阻拦,齐齐合十行礼。穿过三重院落,东方旭快行一步,带领众人进入少林寺内最大的佛殿,千佛殿。

少林寺千佛殿内供奉的是毗卢佛,毗卢佛后北、东、西壁都绘有“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气势宏伟,宝相庄严。此殿是少林寺最大的佛殿,此时当中空出一片,一个灰袍草履的老和尚盘膝坐在当中,正自缓缓说话,“……是以在老衲心中,信能度诸流,不放逸度海,精进能度苦,智慧得清净,以上种种即为佛心。”

东方旭挤在人群中张望,“这是大慧禅师,不知道他说的什么。”玉团儿好奇的看着那光头的和尚,“他们为什么都没有头发?”方平斋也跟着探头探脑,顺口答道,“和尚很忙,有头发很麻烦……你觉得他们几个里面哪个能当方丈?”他指指坐在人群最前面的几人,正是大识、大成、大宝、普珠和三劫小沙弥几人。玉团儿瞧了一眼,指着普珠上师的背影,“他。”方平斋哈哈一笑,红扇一摇,“为什么?”玉团儿悄声道,“因为他有头发啊。”方平斋咳嗽一声,“我也有头发。”玉团儿皱起眉头,“你又不是和尚。”她拉拉柳眼的袖子,指着坐在中间的大慧禅师,“他在说什么?”柳眼摇摇头,他不信佛,不知道大慧在说什么。方平斋红扇一扬,“他说的是一段故事,《阿含经》里写过佛祖释迦牟尼和帝释天的一段对话,帝释天问佛:云何度诸流,云何度大海?云何能舍苦,云何得清净?然后释迦牟尼回答说:信能度诸流,不放逸度海。精进能度苦,智慧得清净……”玉团儿打断他的话,“你说的我也听不懂。”

方平斋叹了口气,“我觉得——其实我就算解释得再清楚,你也不——”玉团儿眼睛一瞪,方平斋呛了口气,“呃……其实帝释天就是问佛祖:怎么样度化河流?怎么样度化大海?怎么样能不受苦?怎么样能得到清净?然后佛祖回答说信佛能度化河流,不放纵能度化大海,勤奋不放松能够远离痛苦,智慧的人就能得到清净……你有没有觉得很无聊很没有意义?这难道不是在说如果你觉得痛苦就是因为你不够勤奋,如果心不清净就是缺乏智慧……难道当真非常勤奋的人就不会觉得痛苦了吗?其实心不能清净之人多半就是因为太多智慧……”玉团儿很不耐烦的看着他,“反正你说的我就是听不懂,你别说了。”方平斋张口结舌,他满腔长篇大论才说了个开头,玉团儿转过头去,柳眼不知低声说了句什么,突然之间她笑逐颜开。方平斋连连摇头,红扇拍头,世上之怀才不遇、遇人不淑、明珠投暗、翡翠当作西瓜黄金看作纯铜冰水浇上热炕头不过如此,唉!无奈啊!转过头来,倒是东方旭一行人甚是佩服的看着他,方平斋红扇一拂,却只作不见,继续抬头往前看去。

大慧禅师已经说完,此时千佛殿内的议题是“何谓佛心”,最后一位登场说法的是普珠上师,这一场说法已经整整比了一个月又十三天,少林寺内大部分僧侣都参加了。等到普珠这最后一讲说完,少林寺众位长老将要选出四位高僧在殿内一试武艺,佛学修为若是都甚精妙,少林寺以武学名扬天下,四人之中以武功最高之人出任方丈一职。

普珠上师相貌清俊,一头长长的黑发,一身黑色僧衣,在一干老少光头和尚中颇显鹤立鸡群,他一站起,千佛殿中顿时寂静不少。普珠踏上空地中心,盘膝坐下,不同于一干老和尚双目微闭,缓缓说话,他清冷的目光直往人群中扫去,众人被他目光一掠,心里都是一震,不约而同闭上嘴巴,不敢再胡说八道。普珠虽然声名响亮,但五戒不守,杀人不少,如果他成为少林方丈,也不免会有非议,所以今日最后之说法非常重要,是普珠为自己行不守戒之道做解释的机会。

“阿弥陀佛。”普珠坐下之后,就淡淡的说了这一句。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千佛殿内刹那落针可闻,一干老小和尚沉默不语,玉团儿却问,“什么‘阿弥陀佛’?”她一发问,众人的目光纷纷往她身上转来,心中均想这位姑娘不知是谁,居然敢在少林寺方丈大会上朗声发言,胆色倒是不小。方平斋哈哈一笑,红扇一摇,“他说他的佛心,就是‘阿弥陀佛’,就是一声佛号,佛在心中不需解释,他就是佛佛就是他,他虽然杀生,却是佛之杀,佛杀非是杀人,而是除魔。”此时寂静,方平斋并没有提高声音,却是人人都听见了,各自心中一凛,这话说得充满挑衅之意,来者不善。玉团儿柳眉一蹙,正要说话,却听普珠上师冷冷的道,“生亦未曾生,死亦未曾死。万生万物皆是如此,世人自以为生,于万物而言便真正是生么?世人自以为死,于万物而言又真正是死么?生非生,不过名唤为生;死非死,不过名唤为死。”

“阿弥陀佛。”听到普珠上师说出“生非生,不过名唤为生;死非死,不过名唤为死。”地上盘膝坐的大小和尚一起合十,口宣佛号,也不知是赞成还是反对。方平斋连连摇头,“大放狗屁!如果生非是生,死非是死,生死对于寰宇万物而言其实没有区别,那么请问普珠和尚杀人何罪?如果你这谬论有人信服,不但和尚杀人无罪,天下千千万万人杀人也无罪了?大大的狗屁!胡说八道!”他一向说话啰啰嗦嗦,这一次居然说得理直气壮,掷地有声。听者不禁微微点头,虽说看破生死是胸襟,但若是说因为生死没有差别杀人就无罪,那未免难以服众。玉团儿看了方平斋一眼,脸露笑意,显然方平斋这段话说中她的心声,她很是开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25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