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抗战:野兽们的荣耀

作者:破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零六章 1937(感谢‘G梦行’1000打赏!)

书名:抗战:野兽们的荣耀 作者:破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18

“朝阳,车皮下来了。”

就两天,杨静宇把事儿给办完了。

许朝阳在办公室诧异的抬起头,问了一句:“这么快?”

“能不快么?这回的事,不光是铁路局的人参与了,咱们的人也都参与了!”

“咱们的人?”许朝阳原本在统计他们217团的小金库,估算着到七七事变的时候,自己能拿出多少子弹来,说着话笔也放下了、本儿也合上了,看着杨静宇问道:“哪方面的?”

这时候了,杨静宇都没跟他说:“啊,咱们市委的一些同志。”说完了话还拿喝水遮脸儿,随后背过身站在了墙壁上挂着的地图旁,假装看地图给许朝阳留下了一个后背。

“朝阳啊,咱这回给老家运回去多少粮食合适?”

甚至还转移起了话题。

许朝阳心里跟明镜似的,冲着他背影微笑,不就是北方局么?不就是首长么?这个时代的许朝阳不知道也就算了,他还能不知道?那都在历史书里写着呢,谁组建的北方局,写的一清二楚!

“一车皮。”

“多少?”

杨静宇扭回身来看着许朝阳:“一车皮才能装多少粮食?”

许朝阳解释道:“你先别着急,咱呐,先拿这一车皮粮食探探路,也通知老家的人,将这条线赶紧趟出来。眼下,咱们还有足够的时间,也承受得起损失,万一火车往老家去的路线上出事儿了呢?不过是没了一车皮粮食而已。”

“下回,咱们往过运的,就不仅仅是粮食,还有人。”

“谁啊?”

杨静宇瞪俩眼珠子在那儿问。

“还能有谁?”许朝阳回应着说道:“家属呗!”

“咱们眼瞅着都到大沽四年了,217团那些兵,有的孩子都两三岁了,那怎么的,人全都留在大沽啊?”

杨静宇还是没听懂:“朝阳,眼下局势的确是紧张,可这也没到非撤不可的程度吧?干嘛非得急着给人都撤回到老家去?”

1937年初,局势越来越紧张,可在平津一带老百姓眼睛里,日子不一直都是这么过的么?

义和团、八国联军、老佛爷撤走、圆明园被毁……再到后来的直奉大战、直奉接着干,东北军入关,不一直都活在风声鹤唳之下么?眼下你跟平津地区的老百姓讲‘形势’,人家都不乐意听了,你要问问他炸酱面怎么做,他能跟你唠半个钟头。

人都皮实了。

而杨静宇眼下的级别,自然没办法以北方局的高度去看整个世界,他当然看着许朝阳的布局发懵。

“朝阳,你现在怎么回事?怎么和在内蒙、察哈尔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呢?”

那能一样么?

在内蒙的时候他们用什么,用辽13式,被小鬼子九二炮追着腚撵,得被逼的迎着炮弹冲才能活命。要没有当初的玩命,就没有眼下许朝阳对装备理解的这么深刻。

人都是经过磨练之后才会成长的,许朝阳也一样。

“别问了,你就听我的,该怎么安排怎么安排。”

“另外,给咱们团那群小尕豆子做一套军装、一套合体的衣服,一块送走。”

杨静宇盘算着:“这一趟得送走多少人啊?”

“分几批送,每一次送过去一些人,再搭上一些粮食。”

杨静宇好像听明白了:“朝阳,你怎么跟老家的人还玩心眼儿?你是不是觉着,咱们不给粮食他们就不会接着咱们的人了?”

“我可没有。”许朝阳没敢承认,他都习惯了在国府里厮混的脏心烂肺,哪敢流露出丝毫的污秽来,去让人犯膈应?

“这不是为了安全考虑么。”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许朝阳也扭过了头,生怕杨静宇在他脸上看出端倪。

可那还用看么?

他们俩在一起多长时间了都?

“那你们家袁福珍呢?”

要不还得说是老战友,许朝阳都没说的话,被他给点出来了。

“回北平了,昨儿走的,你不用惦记她,她……可能适应不了西北,我让她回去和李副主任商量了。”

许朝阳这才扭回头来:“这顶层的人啊,再怎么着,也比底下的老百姓好活……这不么,刚才还给我打电话呢,问我说,李副主任提议带着我们整个团去金陵……”

杨静宇插话道:“那是带你们啊?那是手里有这个团的兵,他才能说话硬气一些。”

“你管他那个了?”    人家都说人群里只要一个东北人,过不了多久,周遭的口音都会被东北人拐带着让你有一种置身东北的感觉,可实际上,又有多少远离了家乡的游子,在外地为了生活,慢慢的开始入乡随俗。

许朝阳现在的口音都变了,开始更偏向于普通话了,曾经学过的蒙语也忘得差不多了,除了那远在东北的家,和东北冬天独有的寒冷……还始终在心中凝结着冰霜。

“去办吧。”

许朝阳在一个晃神间说出了这句话,像是所有在外的孩子一样,总是在想家那一刻沉沦其中,又在工作的繁杂出现时,迅速抽离。

都得活着,谁也没有例外。

1937年,2月11,这一天是春节,这一天大沽厂在做好了防护的情况下,许朝阳包下了整个大沽的烟花爆竹在水边上燃放。

四年了,他们到了大沽这整整四年,每一年都是在大沽船厂墙外烧竹子取个气氛,由始至终也没让底下人痛快过,就怕引发爆炸。可这一回许朝阳没继续这么干,他们大沽厂于春节前夕再次停产,随着一车皮一车皮的粮食和战士们家属被火车运走,亲自花钱给手底下人找了点乐子。

那一天,你想象不到这帮虎玩意儿玩成了什么样,一个混蛋拿厂子里的铁皮焊了一身焊点完全不合格的铁甲站在水边上耀武扬威时,另一个臭小子拎着礼花冲他身上呲!

嗵!嗵!

一下一下打得直冒火星子!

给许朝阳吓得,生怕伤着人;可给这帮小子乐得,挨呲的和呲人的都笑得没有人动静了。

那是彻底撒了欢儿了。

“小段,来,放炮。”二姐拎着炮仗走到了段惊文身边,在水边上留下了一路脚印儿。

段惊文回头看了一眼:“你们东北都管这叫炮啊?这不是麻雷子吗?”

二姐看了一眼,伸手捏着麻雷子随手用打灰机点燃后,直接扔进了水边——砰!

一声巨响炸起了水花,她就站在水花边上说了句:“不就是炮么?”

“要不玩这个?”

“那是二踢脚!祖奶奶,那不能使手捏着!”

嗵!

嘡!

漆黑的夜空下,空中炸出一个爆闪光点,随即一股蓝烟向上升去,而段惊文着急的起身模样,伸手想要从二姐手里拍掉二踢脚的模样,看着是如此鲜活。

“老杨啊,等过了今年,你也找一个吧。”

217团的面案已经摆到了水边上,在水边上架起了大锅,他们今天所有人都在这儿煮饺子,虽说冷点,但是难得手底下这帮玩意儿高兴。

“我就再说吧,咱217团事也多了……”

“净扯犊子,事再多我也没看谁耽误了晚上跟媳妇上炕。”

杨静宇听着许朝阳唠磕碜话儿,露出了笑容:“你是当惯了甩手掌柜的,那逢年过节给咱们团牺牲那些小子家里汇钱的事儿,不都我一个人忙活么?”

“还有,吕海泉儿立功受奖,你怕是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吧?”

“咱们团除了打仗你还管过什么你?”

许朝阳没话说了,只能没理辩三分,一手面皮儿、一手馅儿的包饺子说道:“我管你还不行么?”

“行,那要是打完了仗,我跟你过。”

“你个拉倒吧,后半夜你他妈再憋不住给我忙活了……”

哈哈哈哈哈哈……

余明浩在旁边那个捡乐啊。

今天,所有军官集体包饺子,战士们只管玩、吃,也算是217团在大战之前的最后一次放松了。

“手里快着点,一会儿他妈馅都冻了。”

“这就是在天津,冬天不冷,这要是在东北,别说饺子馅了,人都该硬了!”

“下饺子去,那么多话呢。”

“兔崽子们,吃饭喽!”

“啰、啰啰啰啰啰啰啰……”

“你他妈喂猪呢!”

感谢‘G梦行’1000打赏,感谢老朋友,有你真好,上本书你就从头跟到尾,爱你。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2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