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清都仙缘

作者:可与语 | 分类:武侠 | 字数:0

591 寸丝不挂否

书名:清都仙缘 作者:可与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04

幼蕖有空便与真海请教佛门功法。

她知道不能直接问人家宗门绝学,便只将众所周知的一些禅定之理挑来阐述一二,开玩笑也时不时带上一两句机锋。

少清山教导弟子是兼收并蓄、包罗万象,便是佛门道义,幼蕖竟然也能说得有几分通晓的意味。

什么“以无门为法门”才是涅槃妙心,又说什么“钻破竹节、横超顿出”才能悟得真正的正眼法藏。

祈宁之很是佩服幼蕖,不知道那脑瓜子里到底还装了哪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怎么不管遇上什么样的人,她都能聊得投机呢?

真海则是听得大奇,复又大喜,他没想到这个鲜灵灵的上清山小师妹,打起禅机来,一套一套的。

云山雾罩里透着清奇隽永,简单数语往往蕴藏悠长意味。

若不是看她满头青丝,真海还真要以为这丫头是个自幼修行的比丘尼。

其实幼蕖哪里懂得那些空空色色的拗口话?

只是她悟性高、善钻研,又存了心要与真海拉近距离,每句都说在了真海的心坎儿上。

况且偈语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只要故作高深地说一半藏一半——藏起来的那一半其实是她也不太懂,但这似是而非的状态已经够了,足以糊弄真海这种老实人了。

师父说过,佛家打机锋,根本不用全部听懂。问话听不懂压根儿不要紧,回答也只要让对方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就显得玄之又玄了。

道家不也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么!

幼蕖很以为然,此时她正是如此云里雾里玄之又玄地在打机锋。

真海却是听得佩服不已,只觉得这位李师妹深不可测,什么话都是听着好有道理,可是又不能完全明白。

他也不好意思追根问底,那样显得自己倒是个外行人了。

“幼蕖以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句境界最高。”

“那…师妹你可知如何直指人心?”

“破除……”幼蕖的神情都变得玄奥起来,“……我执。”

“如何破?”真海追问。

“佛曰,不可说。”小姑娘嘴角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看着真海微微摇头,似是责备他不懂顿悟。

幼蕖搬弄了几句自幼旁听来的半生不熟的禅机,只将真海说得心神飘忽。

见真海眼露迷茫,她偷偷一笑,突然发难:

“青山原不动,浮云任去来。真海,我觉得这句有些矫情。”

“李师妹为何如此说?”

“这句偈语本意应是说此心要安定如山,可是,佛又说要时时增智慧,那增长智慧不就要随机而动?不动,如何增长?”

“这……心是心,智慧是智慧……心始终如一就可以……”

“那,岂非只有天生智障之人才适合修佛?他的心肯定是始终如一的。不要启蒙,不用破开混沌,一团糊涂就可以了。”

“这……也不能这样说……”

真海答得很无力,他不知道身边这个小姑娘怎么找到的都是他没意识过的佛理破绽。

祈宁之暗笑,小九在少清山的时候就最善诡辩,刁钻古怪,找洞挖坑最是在行,真海这个小和尚如何说得过她?

谷焄“都说佛光普照世人,真海师父,可是这般?”

“那是当然……”

祈宁之暗暗同情了一把神情郑重的真海小和尚,小九这样说,肯定是在挖坑了。

“那为何贵寺有三十六种秘传典籍概不外传?岂不是执念太甚?有违佛光普照之理?”

“这……这,天下各派不都有不传之秘吗?又不单是我们卓荦寺。”

真海难得地找到了反驳的突破口。

“非也非也!各派是各派,人家本来就没说什么普度众生之类的话,藏点什么也是理所当然,小气点也没什么人好说。佛家却不是这般说,整日宣扬的不是普照,就是普度,可又一样藏着绝学奇货可居,不妥,不妥!”

幼蕖说得振振有词,真海听得目瞪口呆,竟无一丝还嘴之力。

他心里觉得,李师妹说的竟然好有道理!

祈宁之心里有点谱了,小九这样拐弯抹角地套真海的话,估计是看中卓荦寺的什么绝学了。

按理说,小九不是贪心的人啊!她已有的功法,都是凌砄师叔为她配好的最顶尖的了,为何对一门佛门功法念念不忘?

小九想要的,还费尽心思的,可不多。据他所知就一次——上次回少清山,二哥三哥好像说过,小九偷偷看了三哥的玉简,为此更偷偷去大骨山寻什么龙睛草!

对!二哥含糊提了一句,那玉简里记载的是治疗目疾的方子,有龙睛草,还有什么佛门功法。

当时二哥之所以告诉祈宁之,是因为他怕小九寻药心切,又深知这是个不守规矩的皮猴子,可莫要竟然胆大包天地去人家什么寺庙里去偷人家的宝贝!

所以二哥三哥嘱托祈宁之多看着点小九,要是发现什么不对劲,千万拦着她。

想通了这一点的祈宁之,好气又好笑地看着幼蕖大展三寸不烂之舌,将真海说得额头生汗。

“真海,你心可有挂碍?”幼蕖笑嘻嘻地问道。

真海岂甘示弱?出家人四大皆空,当然是一点儿挂碍都没有的,他自幼出家修行,一心在“空”“无”上下功夫,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

“吾心,寸丝不挂!”真海答得干脆利落。

这种问题,他早在幼时就能对答如流,曾以此答句赢得卓荦寺上下一片赞誉,赞他佛心通透、全无挂碍。

幼蕖长长地“哦”了一声,满脸崇拜,“果然是卓荦寺弟子,小小年纪已经有高僧气象。”

突然,她盯着僧袍的下摆叫道:

“呀!真海,你衣襟下摆掉了粒鸟屎!”

真海最是爱洁,一身僧袍向来纤尘不染,听得幼蕖这么一叫,哪怕心里存疑她是逗他玩,亦忍不住低头去看。

这么一看,心里一顿——

僧袍下摆干干净净,哪有什么“鸟屎”?

果然是骗人!

没想到这上清山的李幼蕖看起来老实温柔,却也会开这种无聊的玩笑!

真海气得扭头欲要鄙薄她一句,却见她笑得意味深长,慢条斯理地开了口:

“好一个寸丝不挂!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225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