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
王舆及其诸多弟子向大周而行。
在苏叶引动异象之后,三千弟子也俱都惊了,诸人内心震荡,皆有骇然之感。
哪怕有所谓的“大同论”作为基础,但当神灵真的显露,出现在众人面前,也难免会震撼
而转瞬,那赤龙映出了王舆的影子之后,他们却又都在庆幸,甚至是感到狂喜。
师父当真是圣人
如若不是,为何回到大周之前,会有神龙引路,会有氤氲满天,会有百草百花百树相恭
三千弟子,大都怀有如此想法。哪怕他们也称得上是贤人,但终究也是“人”,难以免俗。
当然了。不少人看到这氤氲,也开始畅想。尤其是苏叶弄出的这天地元气,乃是造化道之元气,似乎亦有玄机,众人看着看着,竟然各有所悟。
弟子们想法各异。王舆看到这情景,却不由微微笑了笑:“帝君当真妙也”
他却是和苏叶心意相通,理解了苏叶的想法。
而在王舆如此开口以后,众弟子听到了,却又都浮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心思:
“夫子莫非知道这氤氲何所来那神龙究竟是”
王舆闻言,颜色微正,道:“尔等可知此次前往中山,那点燃星辰者是何人”
众弟子都是一怔。其间,有人问道:“莫不是季象公”
诸弟子当中,唯有仲明、仲平二人,知道王舆的想法。而王松按说虽也能猜到,但他却并没有往这方面想。
王舆道:“非也。那点亮星辰者,乃是一条鲤鱼。而他便是犬戎、禺夏所信奉的龙神,亦被称为帝君也”
众人皆惊。
龙神
原来世上当真有神明
而那个神明,还与夫子相识
大同论中,多次提到过格位相等。可世人谁能真正做到如此
弟子当中,除了王松,也唯有仲明、仲平二人,尚没有太大的震撼。但实际上两人心底也早已不自觉自降了格位。
王舆见状,也不由内心感叹。但他也没有怎么多想。
格位平等,不是那么容易的。但弟子们的“星火”亦是切实的。
虽然面对神明,难免会有所震撼。但如若能秉持己心,在俗世总称得上是“圣贤”。
王舆道:“我等凡人,当免谈及怪力乱神之事,此非益也。鬼神之事,终究非人知能度。但那位帝君,着实是一位大贤者。此次尔等习得的各种学识,多是出自于他之想法。我与季象公,更多的是根据此想法衍生的。”
王舆说的是事实。
这一次他们在钟山学得的,都是以苏叶的“百家”之思想为基础,而发展的。如果说没有苏叶言及的大方向为脉络,则亦无细节可言之。
不过众弟子们,更在意的却是“龙神帝君”。他们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所学的,皆是传自与龙神帝君的此乃神灵相授也
当即,众弟子对自己信仰的“道”,愈发虔诚了。
看到众人的神情,王舆大概也能猜出他们的想法。
他微微摇头,眼中浮现出些许笑意。
或许那笑意中,也有几分叹息。
若是以往的他或许会对弟子们加以纠正吧
苏叶一路回到了钟山。他知道,自这一日起,“薪火”的种子已经散播了出去。
事实上,他已能感受得到自己的力量在不断地高涨。
回到天倾池时,那力量已真正得以启蒙。抬眼间,便看到池中浮现出了一片片场景。
那些场景不再是西北大地上的景色,而是一个个正在向外扩散的目光。场景中,仿佛是每一个人看到的事物聚集而来的。
是的。
这些光景正是那三千弟子眼中的景色
从这一日开始,三千弟子将会成为王舆行布百家,碰撞思想的承继,也将会成为苏叶衍生星河,点燃烛炬的火种。
他们是王舆的星火,也是苏叶的薪火
百家争鸣的时代,要到来了
但是。
这背后的“始作俑者”,苏叶,心中却是一片平静。
他回到天倾池以后,看过几眼,便不再去观看。池面的场景逐渐散去,重归平静。
然后,苏叶开始种莲,将“衰败”的莲花拨开,让它们落在泥土,成为大地的养分,且将它们的种子重新催生,在池中成长。
种莲的过程持续了数日,苏叶又开始重新点化钟山的生灵。
钟山清冷了许多。虽然他点化了很多“智慧”,但那些智慧,更多的是并不相通,缺少串联,没办法缓解太多的冷清。
不过这并不妨碍苏叶的点化。
老者病了,也老了,近些日子甚至走不动了,在池边种菊种花,自是不可能的了。因此苏叶的点化也已不局限于池边。
他便开始化作飞鱼,亲自去点化一个个生命的智慧。
又数日,苏叶回到池中,开始稳固自己的境界,体悟天地元气。
这三件事情,重复往循。
他并不是不想去找老者。而是,这段时间,姜儿一直在陪伴着老者。
直到十数日以后,老者的状况安定了不少,苏叶才得有闲暇,终于来到了老者榻前。
“师父,弟子前来拜见。”
苏叶开口对老者道。
老者微微点头。
他早知道,这鲤鱼儿虽然没有来探望,但实际上却一直在关注着自己。如今苏叶的来到,老者也是有所感知的。
“鲤鱼儿,时日快到了。”老者说道。
他的声音很是虚弱,开口之间,已没有曾经的中气十足。
自得病以后,不过多久,竟然已恶化到如此的程度。苏叶见了,心中也甚为吃惊。
虽然他知道,这也是老者自愿选择的。否则以老者的“修为”,他若不想,如何会生病
老者的话没说两句,便咳嗽不止。苏叶几次想要运转天地元气过去,但最后还是抑制住了自己。
或许如今的模样老者也甚为不喜,苏叶能看出他心中的烦忧。但这正是他从“天道”到“人道”的证明。
苏叶岂能阻其得道
许久后,他才敢问道:“师父,还有什么需要吩咐弟子的吗”
老者轻轻叹了口气。
他的内心似乎在犹豫。
但良久以后,老者终于还是说道:“最后的几日,我想看一看他们。”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