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魔降临

作者:李古丁 | 分类:玄幻 | 字数:0

138,宰执天下?雏凰威鸣!

书名:天魔降临 作者:李古丁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31

在天子虎视之下。

在群臣殷盼之中。

丞相韩思远上前两步,先对着天子深深一揖,继而挺直身躯,微微昂首,与御座上的天子对视,缓缓说道:

“先帝生前,自第三次亲征之后,直至殡天之前,七年之间,上朝次数屈指可数。臣记得,那七年,先帝一共也就只上朝一十五次吧”

小皇帝不动声色,淡淡道:

“韩相想说什么指责先帝懈怠政事”

“陛下误会了,臣绝无指责先帝的意思。”韩思远微笑道:“相反,臣要说,先帝虽七年总共只上朝十五次,但朝野上下,提起先帝,谁不赞一声明君、仁主”

群臣对韩思远此言大是赞同,纷纷颔首赞叹,有老臣还面露悲戚,似是在缅怀先帝之仁,感慨当今之暴。

小皇帝淡淡道:“韩相这是要借先帝讽朕”

“陛下又误会老臣了。老臣绝无讽君之意。”

韩思远悠然道:

“臣想说的是,先帝虽七年只上朝十五次,可国家依然井井有条,上下有序。文武百官各司其职,各安其位,纵先帝不上朝、不理政,依然能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让臣不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大周天子,究竟有没有必要,亲理朝政”

此言一出,群臣顿时齐齐一个激灵,个个满脸愕然:不是要驳回天子册封倪昆作国师的乱命么韩相你怎么说起这种大逆之言了

天子凤眸微眯,瞳中焰光闪烁:

“韩相,你知道你在说什么么”

韩思远微笑道:

“老臣当然知道,老臣之言,颇有大逆不道之嫌。但老臣是真的认真思考了那个问题。

“历代天子,才干不一、品行不一,偏又都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若遇上德才兼备的君主,自然是国朝之福。可若遇上昏碌暴戾之君,屡有荒诞不经的奇思妙想,朝令夕改,反复无常,则败的是天家声誉,毁的是国朝江山,苦的是天下百姓。

“偏偏大周天子,继位全看神凰血脉,没有谁可以保证,下一任君主,一定是德才兼备的明君仁主。

“而国朝八百年天下,体制已然成熟。纵君上不上朝、不理政,亦能循序安然运转。内有宰相统率文臣,治政理财,外有武将分御四方,抵御贼寇。

“是以臣以为,圣天子当垂拱而治”

他目光幽暗,直视天子,声音低沉,不急不徐,又隐含奇异韵律,叩动人心。

当他声音在殿中回荡之时,本被他的“大逆之言”,震得胆战心惊、两股战战的群臣,不知不觉,心中竟渐渐同样升起与他所言一样的念头:圣天子,当垂拱而治

韩思远还在继续说着,声音愈发低沉:

“天子主祭,宰相主政。国政可尽数托付予宰相与政事堂。宰相与政事堂诸公,共同决议国家大政,付予文武百官执行。

“如此,天子无案牍之劳形,无国事之烦忧,尽可安享优荣。如此,就算出了昏庸暴戾之主,亦不会对国家造成太坏的影响。

“至于宰相,当由群臣推举。可先列出两到三位候选,再由全国五品以上文武官员、伯爵以上王公勋贵,在候选之中,择一人担当。

“如此选出的宰相,必是深孚众望,心智、才能皆超凡绝伦之人,定能替天子将国家治理得蒸蒸日上。

“就算宰相闹出了什么乱子毁谤尽归宰相,天下之怨亦尽集于宰相一身,天子只需发动朝议,罢黜宰相,则不仅可解天下之怨,还可收拢人心,令世人皆称天子圣明。

“如此,大周将永不再有昏庸暴戾之君,只会有昏碌无能之相

“不知天子以为,臣此言,然否”

大殿之中,一片寂静,鸦雀无声。

众文官看看韩相,再看看天子,眼神之中,个个神情亢奋,眼神激动。

虚君,实相,宰执天下

这是多少文官,梦寐以求的理想

纵然不是每个文官都能做到宰相,甚至连政事堂都毕生难望,可头上没有了一个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生杀予夺的天子

众官权柄膨胀自不必说,就算行事再过,贪污腐败也好,鱼肉百姓也罢,乃至草菅人命

出于官官相护、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潜规则,文官彼此之间,也不会痛下杀手,必不会像天子对待吴侍郎一样,动辙抄家灭门。

而一旦虚君实相,亦绝不会有一个所谓的国师,凌驾于百官之上。

这是釜底抽薪之策,不仅否了天子立倪昆为国相的乱命,连天子权柄,亦将一并限制

不仅文官激动,武将、勋贵亦是一样。

若君上是先帝那等耳根子软的仁君还好,摊上一个今上这样的“暴君”,武将、勋贵也是压力山大。可如果虚君实相,宰执天下

君权无上之时,碰上六亲不认、冷酷无情的天子,谁都没有办法。

可若宰执天下,则宰相毕竟不是言出法随的天子,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且宰相有数人候选,无论哪个候选想要上位,都比天子更需多方支持,他们有的是办法拉拢腐蚀。

虚君实相,对文武百官、王公勋贵都是天大的利好。

韩相不愧是两朝元老,主政多年的老丞相,居然能想出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通赢之策

对于韩相之策,满朝文武,都是一万个支持。

甚至在文武百官、王公勋贵看来,此议虽会限制天子权力,可对天子,其实也是一个利好并非每个天子都愿勤政,对于只想安逸享乐的天子来说,从此君王不早朝,该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百姓有怨,都只会针对主政的宰相、政事堂。

天子万事不沾锅,还可通过罢相,来平息民怨,收拢人望。

反正大周天子握有绝对武力,也不怕相权过份膨胀,危及皇位。

但凡当今天子还有点远见卓识,就该赞许韩相此议,立刻明发圣旨,通告天下。

文武百官、王公勋贵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子。

数百人的期盼,通过某种奇异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凝成一股恍若实质的强大压力,投注在天子身上,予天子一种但凡拒了此议,必会招致满朝文武齐声抗议,自己必会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的强烈感觉。

韩思远站在百官之首,目光幽黯,凝视天子,唇角隐含笑意:

凰玖,这一招,你该怎么接

应下,你就是虚君,再也无法一意孤行。

不应人心在我,你将变成孤家寡人,圣旨不出神凰宫。

难道你还真能屠光满朝文武,血洗京师不成

若你真有此等决断,我倒要佩服你了。

可这一来,不说天下皆反,至少也会天下大乱

你,承受得起这代价么

面对群臣那汇聚成山海一般,无形有质的强大压力。

面对韩思远深不可测的幽黯双瞳。

天子先是一阵窒息。

可当脑海之中,浮出倪昆匹马单枪、孤身冲阵、挥洒血雨、踏破万军的身影,她心中又涌起一股无穷的力量。

韩思远你挟众意迫我

想令我陷入两难之境,应则虚君失权,不应则变成孤家寡人

好,我就让你看看,我的决断

天子深深吸了一口气。

眸中焰光更烈,眉心更浮出火凰展翅般的赤红钿纹。

“韩相此议甚妙。”天子面无表情,缓缓说道:“确属一举多得,无论对天子,对百官,都是好事。”

百官眼睛一亮,神情更显激动天子这是受不住百官压力,又洞悉了韩相此议对天子本人的好处,赞同行此决议了

一时间,百官人心振奋,一些官员,甚至激动地口干舌燥、浑身发抖,只觉光辉前景,就在眼前。

韩思远则是暗自皱眉:不对,天子这反应,太不对劲。

“但不知韩相以为,若朕许你之议,这首任宰相,该由谁来担当”天子语气变得有些飘渺:“你吗”

韩思远躬身一揖,从容道:

“臣提此议,不为己身,乃是为天子、为大周着想。若天子许臣此议,则臣自当告老还乡,退位让贤。”

群臣闻言,纷纷赞叹,都道韩相一片公心,不谋私利,乃是亘古罕有的贤相。

天子语气愈发飘渺:

“朕倒是小看了韩相,不意韩相竟有此等公心”

“陛下能体察老臣一片苦心,老臣感恩不尽。”韩思远肃容正色,缓缓说道:“至于之后推举宰相的具体章程,老臣也草拟了一份方案,愿呈予陛下御览。”

说着,自袖中取出一份奏折。

“不必了。”天子淡淡道:“你的决议不错,但如何选拔真宰相,朕自有决断。日后的真宰相,既是要替天子治理天下,执天下权柄,岂能找几个候选,再由群臣来推举自当由天子一言定夺”

此言一出,群臣一片哗然。

天子一言定夺谁为宰相,那跟之前有什么区别

宰相任免皆由天子,那岂不是仍要对天子俯首贴耳,如何能限制君权

就这一个变动,韩相那番虚君实相的提议,就完全没有了意义。

若说此前,只为驳回天子立倪昆为国师之议,在天子无视大臣触陛而死,展现暴君之姿后,群臣心里还会动摇犹豫。

毕竟多一个名义上凌驾于百官之上的国师,虽令百官心中不爽,可严格说来,对百官利益暂时倒也没有太大影响,最多以后对国师敬而远之就是。

可是现在,韩相之议,可以说大大扩充了百官权柄单一个推举选拔宰相之权,对所有五品以上的文武、伯爵以上的勋贵,都是莫大的利益。

而即使目前官阶还没到五品的六品、七品官,将来亦有希望得到这份权柄、利益。

更别说将来进政事堂,乃至宰执天下的前景。

权柄利益近在眼前,触手可及,与殿中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若天子否了,岂不是把他们即将到口的一块大肥肉硬生生夺走

这让百官如何能忍

又有韩思远操弄人心,群臣一时竟是皆忘了天子之前那冷酷无情的暴君之姿,群情激愤之下,人人面红耳赤、唾沫横飞、亢声争辩:

“陛下,臣不认同陛下所言如此一来,只会选出只知一味阿谀媚上的佞相,岂能出现真正的贤相更无法限制未来可能出现的昏君、暴君”

“不错,臣以为韩相之议方为正论,数员大臣候选,天下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伯爵以上的王公勋贵共同推举,如此方能选出朝野上下、心服口服的宰相,如此方能助陛下调理阴阳,治理国政”

“若陛下一言定夺,则宰相未必能服众。不能服众的宰相,如何压制百官,行使权柄”

“陛下,韩相老成谋国,一片公心,其议乃是公论,满朝文武尽皆赞同。陛下勿要因一己之私,一意孤行”

“陛下三思臣等皆赞同韩相之议”

“陛下,大周乃天子与士共天下天子不顾士心,一意孤行,则天下谁来治理”

“陛下如心脑,百官若手足。无手足辅佐,陛下如何将旨意传达各方如何执行国政”

“陛下”

轰轰声浪,挟裹百官狂热意志,汇成一股可以摧毁人心的洪流,向着天子汹涌而来。

这一刻,天子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众议汹汹,什么叫做孤家寡人。

先帝当年,本就心慈手软,身体衰朽之后,又没有了足够的神凰血支撑体魄、意志,所以才扛不住这汹汹众意,所以才会一味妥协,纵有亲征大胜之威,却也连禁军都无力清洗。

可我凰玖不同。

我是初生的神凰,恰如旭日初升,焰力正盛。我更不像先帝那般心慈手软。

倪昆面对千军万马,枪林箭雨,亦能一往无前,朕今日只是面对一群腐朽无能的虫豸喷吐唾沫,又岂能畏惧退缩

天变在即,区区虫豸,也想拖累神凰展翅高飞

天子唇角微挑,脑海之中,回想着倪昆那面对千军万马时,依然孤傲如岳,一往无前的身影,瞳中焰光暴闪。

爆燃声中,一个神情最是亢奋,额头青筋暴起,满嘴唾沫横飞,抬手遥指着天子斥喝的文臣,七窍忽然喷出熊熊烈焰,刹那之间烈焰便已燃遍全身,整个人烧成一支人形火炬,仅仅发出一声变调的哀嚎,便于短短数息之内,烧成一小团灰白粉尘,飘落在地。

短短几息的神凰焰光,映亮了整个大殿,令殿中热得仿佛盛夏酷暑,亦令群情汹汹、唾沫横飞的文武百官、王公勋贵,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一般,齐齐噤声,个个目瞪口呆、不可思议地瞪着天子。

当堂放火,烧死大臣

这可跟坐视臣子死谏不同,这是妥妥的暴君之行,是与前朝大虞的暴戾龙帝们不相上下的暴行

“户部侍郎吉万,以陈换新,盗卖国库存粮,贪腐数额巨大,其家人恃其权势,鱼肉乡里,在其家乡侵占民田二十余万亩,数百农户因之家破人亡、沦为佃奴朕亲行刑诛,以正国法。其家产抄没,发还赔偿受害农户。男丁贬至南荒戍边,女眷充入教坊司为奴。”

天子冷声说着,又看向那位曾与韩相沟通,欲阻天子”乱命”的老王公:

“谨王,你家乃是随世祖中兴大周的老勋臣,更是皇家宗亲,与朕这一支虽已出了五服,但照辈份,朕也得叫你一声叔公。但亲王犯法,亦当与庶民同罪。

“不查之时,你是老成持重、于百官勋贵之中口碑极佳的宗亲王公。一查才知道,你究竟是何等人面兽心之辈

“你于城郊建庄园,掳掠百姓家中良女,乃至京中末吏女子,以驯畜之法奴役凌虐,号美人犬,美人狐,乃至除其四肢,号美人枕受害者数以百计

“你的口碑,是因你以此招待与你沆瀣一气的无良官吏、勋贵,方得众人称赞。你之行径,丧尽天良,禽兽不如当诛”

瞳中焰光一闪,那老王公亦轰然爆燃,数息之间,就化为灰烬。

“谨王一支,宗室除名,满门抄斩所有曾光顾谨王奴庄者,无论文武勋贵,皆斩女眷发配边疆”

天子冷声说着,又看向一个禁军武将。

那禁军武将脸色惨白,额头汗如泉涌,噗嗵一声跪倒在地:“陛下饶命,臣知罪陛下饶命啊”

“你也是宗亲出身,与谨王沆瀣一气,谨王的奴庄,你没少去光顾,你甚至还帮他掳过良家女子你也该死”

神焰火起,那武将也于数息之间,化为灰烬。

片刻功夫,文官、王公、武将各有一人,被天子放火烧死,还祸及家人,满门遭殃。

当堂刑诛,烧成灰烬,尸骨无存

如此酷烈手段,令方才还群情汹汹的文武百官,个个脸色发白、汗流浃背,当天子视线扫来时,纷纷膝盖一软,噗嗵跪倒在地,瑟缩成一团,跪在地上颤抖不已。

韩思远心中暗叹。

满朝文武,皆是碌碌,本身意志太过软弱,纵有他操弄人心,也不过能将零变成一,勉强营造出一番汹汹声势。

可当天子不顾众议,顶住压力,一意孤行

精神层面的威压,终究压不垮神凰的孤傲,反被神凰烈焰,将貌似狂热坚定的众志,一把火烧成灰烬。

“所以说,凡俗世界,有这样的天子,着实让权谋家头疼好在,我也并非普通的权谋家”

正悠然暗忖之时,天子视线,已落到韩思远身上:

“韩思远,你可知罪”

韩思远微笑:

“臣一片公心。何罪之有”

天子道:

“你次子韩惊涛,勾结叛匪,劫掠赈灾船队,谋刺大长公主;你长子韩擒龙,追随昭王犯上作乱,事败之后,开城纵北蛮入城,欲将昭城拱手献上

“谋逆之罪,本就该诛连全族。你身为二韩之父,本就该受刑诛。念在你乃两朝老臣,朕给你留个体面。你自裁吧”

韩思远摇头一叹:

“臣还是觉得,虚君实相,方为大周之福。陛下不肯纳谏,反当堂诛杀大臣、勋贵,甚至罗织罪名,欲加害老臣实令老臣心寒齿冷。

“然,纵君上昏暴,老臣身为两朝丞相,蒙先帝大恩,当不惜此身,直刺当今之非,纠正君上恶行,致君于圣贤。”

“哦”天子两眼微眯:“你要如何刺朕之非,纠朕之行”

“陛下凌迫群臣,一意孤行,无非倚仗神凰火之威”

韩思远背负双手,嘴角含笑,幽黯双眸直视天子:

“老臣想与陛下打个赌。老臣就站在这里,任陛下神凰火加身。若能烧死臣,则陛下自可为所欲为。若不能,则请陛下回宫休养,今后这国朝大政,由宰相执掌。不知陛下,可敢一赌”

求勒个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88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