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摩诃大圣

作者:一任往来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章238 绝世宝经(二合一)

书名:摩诃大圣 作者:一任往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21

幽州城虽大,守城军士虽多,谁也不愿整日与一群难民灾民为伍,不知何时其等受了蛊惑,就要杀官造反,冲入城中。

有镇北王的调令,慕容玄便毫无顾忌支使起幽州兵马,派遣精干军士,分成许多小队,潜入难民之中,打听谁人传布邪教、谁人蛊惑民众冲击王城。

众难民有吃有喝,又有工做,有工钱拿,能养活一家老小,自是知无不言,将内中居心叵测之辈卖了个底儿掉。众军士立时开始捉人,不多时已捉拿了许多暗中扇动蛊惑难民之辈,一经严刑拷打,才知大多数是十三皇子派来,暗中行事,待城中十三皇子得手,里应外合,夺取幽州的。

慕容玄得知此事,立时报知镇北王,那王爷正在恼恨十三皇子,闻听此言,大怒道:“老十三,本王与你势不两立”下令将所有细作尽数处斩,悬尸城头,以示警惩。

潜藏于灾民中的细作被清除一空,风气立时为之一清,戚泽不辞辛劳,为灾民诊治,不久也自打响了名声,被尊为神医。

苦根老道寄居镇北王府,也不客气,将府中名贵药材搜刮一空,明着说要为王妃再炼一粒五毒降蛊丹,实则假公济私,炼制恢复元气的丹药。

齐承助苦根分辨药材,提炼药性,撮合丹药,抽空跑到城外监视戚泽动向,向苦根回报。苦根听闻戚泽有了“神医”之名,冷笑道:“一个区区野僧,也敢自称神医真是笑话”

齐承道:“听说昨夜那假秃驴去了慕容世家,当真将慕容玄之女身上的蛊虫驱除,如今慕容世家将他奉为上宾,家中妇孺吵着要改信佛门,弄的慕容清十分尴尬。”

苦根老道冷笑道:“慕容清作茧自缚,也是活该,慕容雪身内蛊虫不过疥癞之患,为师手到病除他不来求我,反去求那假秃驴,令我道门颜面何存”

自从与万俟雄之战后,苦根道人对于齐承提防之意渐起,不令他参与炼药,只能打些杂役,齐承心头腹诽,却又无可奈何。

戚泽为众百姓诊病之余,闲来无事,闲听趣事,有百姓神秘兮兮道:“神医可知,那城里出了一位高僧,能用咒力,诛杀邪魔,更能医治百病,实在厉害”

众人笑道:“你这厮有眼无珠,那神僧便是这位神医”

那人大惊道:“既是神医,如何不剃度,不穿僧衣”

戚泽笑道:“我尚未受具足戒,因此以俗相装扮。”

那人笑道:“何为俗相何为佛相何为人相神医既是神僧,神僧又是甚么”

戚泽心头一动,说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罢,汝既发问,当为汝说今日便为大伙说一卷金刚经,日后广布流传,亦是一桩功德”

随即效彷佛陀于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说法之相,赤足升座,为众人宣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此经用词浅显,却能彰显佛法微言大义,由戚泽娓娓道来,纵使不识字之人,亦能听懂。一部经文五千余字,戚泽足足讲了一日,也不过才讲了一千字而已。但以令众人懵懂之间,皆有所得。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灾民们领过粥饭,吃罢之后,闲来无事,便聚拢过来听经,到后来越聚越多,足有数千人众,令慕容世家派来的探子十分忧虑,挤入人群一看,见是戚泽正在讲经,不敢擅专,忙即返回城中报信。

到了掌灯时分,戚泽这才住口,一日之间口若悬河,说法不停,也有几分疲意,说道:“今日不早,大家先吃饭歇息,明日继续”

众人恋恋不舍,无奈之下,只好先去粥棚吃饭。待得众人散去,戚泽也不去吃饭,而是就地盘坐入定,修持禅功。

真如佛性在定境之中运转不休,感觉有许多金色之物垂流,视之不见,抟之不得,极是精妙,心念一转,知是说法传教功德,全不在意,只安住于定境之中,舍喜舍乐,得不苦不乐之心。

就他修行禅定的经验而言,能提升小无相禅功境界之捷径共有两条,一是采炼先后天功德,二是炼化香火愿力。先后天功德可遇不可求,香火愿力一旦沾染,容易堕落魔道,承负太重,看似捷径,皆非稳妥之道,还是一步一步扎实修炼来的踏实。

静夜之间,戚泽坐禅神游,也无人打扰,忽然脚步轻响,白日率先向他问法的那人竟又偷偷走了过来。

戚泽立时出定,说道:“你来了”

那人走至近前,忽然五体投地跪伏下来,起身之时用手在面上一抹,竟化为罗海和尚的模样,说道:“日间多有得罪,还请戚师原谅”

戚泽道:“我早知是你,岂会怪罪只是你是如何寻到我的”

罗海和尚道:“弟子在极北之地几座小国之,之后便寻了一处僻静之地,闭关巩固境界,前日方才出关,得知戚师果然下了五峰山,一路追来。戚师在一线关上展露神通,有佛法痕迹,自是不难寻到。”

戚泽颔首道:“难为你以法相修为,还要来为我这小修士操心,还要多谢你才是”

罗海和尚忙道:“戚师万不可如此妄自菲薄,以戚师对佛法心印之契合,不出数年,定有极大成就。”

戚泽道:“但愿如此罢白天你张口让我讲经,我便知是你,也唯有你知道这一部金刚经的奥妙之处。”

罗海和尚道:“弟子亦是好心,怕戚师不肯传经于众生,这才主动发问。”原来白日那人是他假扮,特意设局请戚泽宣说金刚经。

戚泽叹道:“我先前只传你此经,是因机缘未熟,既然你代众生问法,我自要替佛陀将此经流布出去,助众生彻悟本来,开启般若智慧。”

罗海和尚喜道:“戚师之意是机缘已至,足可将此经刊印天下了么”

戚泽道:“这是自然此经流传天下,亦能震慑魔道,助长佛门正宗气数明日我入城,请镇北王与慕容世家召集城中书局,刊印此经,顺带将往生咒附于经后,也算了却一桩心愿。”

罗海和尚大喜,再拜说道:“如此弟子要代天下众生谢过戚师传法之恩”

戚泽道:“一经一咒,亦是我得自佛陀传授,岂可秘而不宣若有众生能从中受益,亦是我之幸事”

罗海和尚忽然有些举棋不定,试着问道:“弟子有一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戚泽道:“既有疑问,尽可说来。”

罗海和尚道:“这金刚经既是佛陀所说,果然微言大义,只是不知是出自哪一位佛陀金口”

戚泽想了想,说道:“宇宙有始终,佛法无生灭,自无始劫以来,有恒河沙数佛陀觉悟佛法,证就无上正觉,这部金刚经乃是一位释迦牟尼佛所宣说之正法。”

罗海和尚点头道:“原来如此不知那恒河沙数又作何解”

戚泽道:“恒河者,乃释迦牟尼佛驻世之时,所居世界的一条大河,用其中砂砾之数譬喻极多无量,因此称作恒河沙数。”转而问道:“不知大菩提寺中供奉的是哪一位佛陀”

罗海和尚道:“大菩提寺中供奉的乃是定觉如来,此佛以甚深禅定之力,证得无上正觉,因此号为定觉,据传那烂陀寺亦是供奉这一尊佛陀,甚至此界所有佛法亦是由此佛陀传下。”

这次轮到戚泽颔首,道:“原来如此佛陀虽有不同,所说佛法一以贯之,你切不可生出分别心,以至怠慢修行。”

戚泽虽只是三禅境界,对罗海和尚却是一副师者口吻,罗海和尚亦是凛然遵从,道:“是,弟子定然遵从戚师教诲”

戚泽道:“我这里有一事,需要你帮手。”

罗海和尚道:“可是五毒教之事”

戚泽道:“不错我以佛咒之力,灭去那万俟雄一尊分身,其定然衔恨而来报复,原本我担心因我一人连累整座幽州城,既然你已出关,便请你去拦他一拦,若能诛杀,自是最好,也算他一场报应。”

罗海和尚道:“万俟雄之事弟子也有耳闻,其是五毒教中极难缠的人物,立誓修成五种毒虫,合炼为五毒神,若是弟子未彻悟之前,还要费些手脚,眼下倒可一试。”

戚泽道:“我这里暂时无事,便劳烦你走上一遭,拦住那厮,免得殃及无辜”

罗海和尚道:“是”他闻听戚泽演说金刚经,心有所悟,成就法相境界,制伏元婴境的万俟雄不在话下。不降万俟雄铲除,戚泽始终心神不宁。

罗海和尚再不耽搁,立时化为流光而去。有这位法相级数的大高手护法,戚泽微微心安,他出道以来,秉持传经说法之念,或主动或被动,惹上了许多麻烦,他自家也不胜其烦,但又无可奈何,此界生灵多苦,纵然惜身,有时也身不由己。

第二日天明之时,不等戚泽入城,慕容清已然寻了来,说道:“我听闻大师昨日在此讲经,今日特来求教。”

戚泽道:“佛道疏途,不过慕容道友既然有心,便请留下罢”说时昨日未听完讲经的百姓们又闹哄哄寻来,请戚泽升座传经。

戚泽也不多言,径自开讲,仍是一部金刚经。

慕容清原本老神在在,待得戚泽讲了几句,面色一动,耳朵竖了竖,凝神倾听。越听面色越是凝重,忖道:“这等宝经”心下隐然有所领悟,连金丹境界都有几丝松动,似乎已能窥见那元婴境界。

慕容清为人不拘小节,恰合修道真意,甚得大天罡门长老喜爱,不然也不会以中年之身,修成金丹。他为了一意精进,连本命法宝都不曾祭炼,以至对上万俟雄束手束脚。

戚泽所说经文对他修行竟也有许多裨益,似乎照见本性真如,令慕容清十分惊异,立时潜心记忆,唯恐落下一个字。

正午时分,戚泽住了讲法,打发众人去吃午饭,自家只略略饮了些清水。慕容清凑上前来,说道:“大师所讲经文精深奥妙,似乎大菩提寺中并无所传,不知是何来历”

戚泽道:“此经亦是佛陀宣说,绝无疑虑,道友不必生疑。”

慕容清笑道:“不错此经微言大义,讲述本性真如之道,唯有佛陀方能有此证悟,我一个玄门修士,岂敢怀疑不知大师可愿将此经刊印出去,流传天下之念”

戚泽笑道:“固所愿也,未敢请耳”慕容清大喜叫道:“如此我慕容愿为前驱情愿舍尽家财,助大师印经”

戚泽暗笑:“慕容家这一对弟兄倒也有趣,张口闭口便是散尽家财,不知对这祖传基业有何怨恨之心”说道:“我今日正要入城,与镇北王与慕容玄家主商议此事。”

慕容清大手一摆,道:“不必商议了我自能做主,镇北王你也不必去找,印经之事由我慕容家一力承担”堪布真经,功德无量,说不定累积阴德,能助他突破桎梏,岂肯分给镇北王,让那厮占了便宜去

戚泽道:“从善如流,舍财印经之人自是越多越好,镇北王坐拥幽州,有他相助,自是事半功倍。”

慕容清心知此事绕不开镇北王那厮,只好说道:“也罢,你去寻镇北王便是,我自去寻我大兄。大师可将那真经拓印下来与我,我立时组织人手开印”

戚泽道:“如此也好倒要借道友道袍一用”

慕容清道:“这有何难”遂脱下道袍递给戚泽。戚泽手捧道袍,微一凝神,道袍之上便即现出字迹,正是那经书内容。道门凝煞,佛门三禅,于布帛之上印经,不过等闲事耳。

一炷香功夫过去,道袍之上现出一部完整的金刚经,慕容清急不可耐的接过,诵读了几句,只觉齿颊留香,入口隽永,连连叹道:“真是绝世宝经”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10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