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造自己的反

作者:亡命客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九十一章 惊天下,创法之路

书名:朕,造自己的反 作者:亡命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18

西潼关一役之后,整个玄风小世界一片哗然,各方皇朝统治层的目光也悉数投向了大周。

若那目光有神色,必是惊疑、郑重,以及警惕。

这倒并不是说西潼关战役有多么宏大,而是因为此战所透露出的信息非同小可。

大周岐王十八万大军在数个时辰之内或死或降,其后,整体战力号称天下第一的十万金戈大军被围歼、全军覆没。

而大周一方的战损,却仅有三万多,其中战死的近两万,伤残需退役者万余。

二十的战损比例,虽说是设局围杀,但还是太过吓人。

要知道,其中可是有十万金戈强军

倘若金戈皇朝的镇东将军宁纪没有果断撤军,或许这战果还会更加惊人。

当然,最令人窒息的还要数金戈皇朝征东将军田冶败亡、一万金阳骑尽数战死的消息。

作为金戈皇朝第一重骑兵,金阳骑向来都是扭转战局的存在,单次战役中的累积战损从未超过五千。

可而今,足足一万金阳骑竟然被血洗,一个也没能活下来,何其恐怖

更关键的是,按照诸方消息的佐证,灭了金阳骑的竟然是只有三千之数的大周缇骑卫队,而且后者的战损小到几乎可以忽略。

虽说这其中也有大周西丰边军山字营的功劳、有那些狐马的功劳,但重头在何方是个统将都能看清楚。

认真钻研、复盘了西潼关一役的始末后,各方皇朝都得到了几点极为相近的结论。

其一,此役统帅萧燧之谋,令人拍案叫绝、五体投地。

萧燧此人不仅是大周第一统将,更是大周第一统帅,其帅才无人敢言可胜。

当然,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对萧燧的无限忌惮。

其二,大周的每一支中央军都极其可怕

就好像,他们全都脱胎换骨了一般。

至于这种变化是否与那位年轻的周皇有关,各方虽无法判定,但已有了猜测与怀疑。

再回顾大周所发生的一系列剧变,各方统治层皆对周皇生出了无限忌惮之心。

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那位年轻的周皇都做了什么

朝堂方面,他先是从一介傀儡成功掌权亲政,而后诛除朝中权臣,一步步夺回整个朝堂的统治权,让满殿群臣莫不畏服。

江湖方面,他先是夷灭境内两大江湖巨头,其后又趁机羁押大半江湖好手。

皇都之变后,又连灭青丘山、白驼门等九门,被关在狱中的九门弟子也被悉数问罪。

以至于到了今时今日,整个大周的江湖一片凋零,各方江湖人士莫不成了缩头乌龟与老鼠,甚至有大批弟子惶恐退出。

毫无疑问,大周的江湖已经废了,朝廷的权威史无前例的强大。

教化方面,大周设立文武院,趁着江湖大残的良机,快速铺洒开来,将武道萌芽与幼苗的成长方向彻底掌控在手。

虽然各方对于大周如此疯狂的布武方式质疑满满,认为这只不过是无根之木的幻想、无法真正成事,不过单单是这种魄力与手笔便足以让他们惊叹连连。

内部战略方面,周皇全“灭”九镇藩王,彻底除去掣肘大周皇朝的最大绊脚石,更是令人耳晕目眩。

对外征伐方面,大周先败新罗皇朝三十几万大军,再灭大楚并肩王十几万悍卒,跟着又大胜金戈皇朝。

诸如以上种种,哪怕是只拎出其中一方面便足以令人瞠目,可这些却全都是大周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办到,这怎能不让人震之怖之恐之

此战的反响极大,影响也是方方面面,其中之一便是金戈、碧海、新罗三方的大军止步在各自的边境,暂停了原定对大楚并肩王高嵩的围攻战略。

因为大周中央军的强势无匹让他们压力倍增,他们无法确保击溃高嵩之军后,己方能够得到足够的利益与疆域。

毕竟,围攻高嵩、瓜分大楚北部疆域的策略可是大周提出,大周不可能不派兵参与。

局势突然陷入各方都不敢轻动的尴尬境地,但他们却不知道,大周此时也急需时间来消化。

一方面,接连不断的大战让大周的国库直接见底,无论是钱粮还是兵甲,都已接近山穷水尽。

虽然有九镇藩王的大量资源做后备支撑,但那些东西繁杂且条目众多,想要汇总清楚送入国库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另一方面,九镇藩王被削除,藩王制度被彻底废止,这中间还有太多太多的事务需要安排处置,这会牵制朝廷极多精力与人手。

此外还有对江湖势力的整合,对侵占资源的回收再分配,对民心的安抚等等。

因此,突然的止战与和平反倒给了大周皇朝珍贵的休养生息的良机。

十二月初一,大周皇宫。

御花园。

大雪漫天,水榭之中,周辛负手看着雪入即化、微波荡漾的湖面,若有所思。

这大雪之所以无法覆盖湖面,低温也不曾让湖面冰冻,正是灵泉之眼的功劳。

灵泉之眼在未彻底成型之前可以无损移动,因此当捕获到了隐藏于皇都西城某座深井之中的灵泉之眼后,周辛便令祝高阳将其带入宫中,并放入了此方湖泊之中。

虽然其他人都无法感应出什么特殊的气息,但周辛却能清晰捕捉到一种奇妙的波动。

他知道,那波动便是灵气的波动。

其他人之所以无法感应到,那是因为没有灵气法门,也从未接触过灵气这种东西。

但他不同,毕竟胡润儿的体内有先天灵气,而且他还得到了颇大助益。

他这一个月来无事时经常出现在这里,至于原因,自然是为了通过感受灵气的律动、摸清其本源,再从本质与源头上创造灵气一道的修行法门。

大周并没有灵气修行之法,或许在上古遗迹出世之前,整个玄风小世界也未必有。

因此,他若想迈入一方全新的天地,就必须自创功法与技法。

在没有任何参照信息的前提下,即便他是最强悟性,这个过程也并不简单。

天地间不可能存在一步登天、一日成神的事情,如若不然,这天地规则便是个摆设,早被捅烂无数次了。

随着周辛闭上眼睛,周边风雪的轨迹忽然开始变化。

在不远处聂云的眼中,水榭周围好像突然多出了许多无形的大手,那些大手在呼呼晃动着,将风卷成圆筒状,那雪花便是风的轮廓、是风形的表现。

随着时间流逝,这圆筒状风雪又开始不断变幻,从长棍化为刀剑,再从刀剑化为扇子、化为玫瑰,乃至化身为一个女子形。

更惊人的是,那女子形的风雪竟然还能在半空徐徐游走。

随着时间继续流逝,其游走的速度逐渐加快,同时开始挥舞肢体,好似在跳舞一般。

聂云睁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这一切,生怕一个眨眼就错过了什么。

虽然类似的场景他已经接连见到了五日,但每一次见到都极度震撼、匪夷所思。

他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他清楚一点,这些动静铁定是那位俊逸非凡、英明神武的陛下所弄出。

原本,当陛下钦封他为御前带刀禁卫时,他心中是极其不乐意的。

可见证了许多事、目睹了许多事之后,今时今日,他心中却只有无限庆幸。

能够随侍在这位神秘而强大的陛下左右,绝对是他最大的幸运与福气

没错,皇帝陛下在他的眼中,不仅神秘,而且强大。

虽然他从未见过陛下出过手,但他有一次偷懒时,陛下只以一个淡淡的眼神便告诉了他,陛下若出手,他必死无疑,甚至一招都撑不下

某一刻,也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那正在缓缓起舞的人形风雪忽然动作一僵,继而溃散开来、凌乱飘落湖面。

恰在此时,大雪纷扬之中,一道人影快速迈步而来。

及至近前方才看清,原来正是靖安司司主祝高阳。

祝高阳自大雪中而来,却未在雪地上留下脚印,身上也未曾沾上雪花,显然是动用了灵识与劲力。

踏上水榭通廊后,祝高阳看了眼周辛负手的背影,随后朝着聂云投去一个询问的眼神。

聂云轻轻点头,给予了肯定答复。

祝高阳这才整了整衣袍,朝着周辛抱拳低头。

“启禀陛下,寻灵盘的构造及锻造工艺已被偃甲师摸通。”

“按偃甲师所说,那枚寻灵盘应该只是最低等的,毕竟能够锁定的范围太大太粗,而且构造并不是太过深奥晦涩,想要批量打造并不难。”

“不过,寻灵盘的核心乃是灵石,需要以灵石催动阵法运转。”

“虽然寻灵盘所需灵石很少,但那东西,我们好像没有”

听到祝高阳的禀报,周辛淡然一笑。

“以前是没有,不过那并不代表现在没有。”

话落,一只由风雪聚合而成的大手忽然出现在湖面上,继而便见那大手猛地扎入湖水之中。

十余息后,大手再度冲出湖面,观其体型,倒是变小了不少,而且也变成了拳头状。

随着这拳头来到周辛前方,周辛徐徐伸出右掌摊开。

拳头松开,五枚鸡蛋般大小、晶莹水润的乳白色玉石落在了周辛右掌中。

盯着那五枚玉石看了一会儿,又用心感受了半晌,周辛缓缓转身,将其甩给了祝高阳。

“这五枚灵石应可打造百枚寻灵盘左右,且先用着吧,待有了新的产出后再说。”

“是”

祝高阳领命之后,这才看向接在手中的乳白色玉石。

触感温润舒适,外观纯莹无暇,隐约中还透着淡淡的异香,原来这就是灵石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71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