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诸天道始

作者:大罗散人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七十章 道士下山

书名:诸天道始 作者:大罗散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12

“意守丹田,神归紫府;呼吸天地,吐故纳新;存神守一,炁行周天;坐忘离形,导炁归元”

短短数百字的口诀,却是融汇了道家坐忘、心斋、缘督、导引、吐纳、守静、存想、守一、行炁、胎息、内丹等各种修行法的精髓所在,又加上苏玄景以太上仙体本源演化出的太极图的推演,已臻至尽善尽美之境。

此功法虽然尚只是一个雏形,但却无疑有着无限的可能

苏玄景缓缓睁眼,目光悠悠,自语道:“既然这门功法出自太上感应篇,那么,就仍叫它太上感应篇”

新的太上感应篇完美的契合了他一身所学,可谓奠定大道之基,从此海阔天空

接下来,便当是见证这方天地无尽岁月来诞生的各种神异武学,取其精义熔炼其中,不断完善自身之道。

转眼便是一月时光,期间苏玄景一边在山中打猎采药,一边调理体质,补全先天不足。

有着充足的药物和食物,再加上他精神强横,对于身体的感知细致入微,短短一月,便将身体调养到了精足、气满、神旺的三全境界,筑基功成。

筑基一成,苏玄景便开始着手修炼太上感应篇,以他的精神境界,引导内气,感悟天地灵机,交合互化,功行周天,炼就一缕真气,自然是毫无难处,轻轻松松便踏入了武林中人所谓的后天境界。

此后修行,无非是积蓄真气,打通经脉的水磨功夫。

这里有一点不可不说,修行中的打通经脉并非意味着人体经脉是堵塞的,事实上“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经脉主宰着人体气血运行,任何一个健康的人其经脉都是通畅的,不通那是有病

所谓以真气打通经脉,准确来说应该是以真气温养、扩充、加固经脉。

以人体而喻国家,经脉就似一个国家通达四方的道路,一个国家,想要发展,首要任务便是基建,修筑各种连通四方的铁路、高速公路,这样才能经济流通,国富民强

而人体天生的经脉虽然畅通,但却细小、孱弱,根本不足以承载修行者越来越强大的气血和真气,所以必须要重塑经脉,让肉身通畅,真气才可以自然的流转到各大穴窍,开启肉身神藏。

太上感应篇乃苏玄景苦心孤诣创出的大道之基,融汇了三个世界的武学道理,自然有其不凡之处,再加上苏玄景强横的精神境界,短短数月之间,便已贯通十二正经,奇经的六条,只剩下任、督二脉。

任、督二脉,在苏玄景前世的武侠小说中屡见不鲜,只有打通这二脉才算武林高手。

事实上,确实如此,任、督二脉,一个主血,号称阴脉之海;一个主气,号称阳脉之海,主宰着人体阴阳气血循环。打通任、督二脉,也就意味阴阳气血调和充盈,百脉俱通,是为后天修行的巅峰

接下来,便是感悟天地之桥,洞开眉心袓窍,逆返先天的先天炼气之境。

苏玄景穿越此世,不过半年时光,便已踏入后天大成之境,传出去实难令人置信,放在江湖上,也算一个二流高手了,足以在郡县之中扬名立万

修为略有所成,苏玄景便准备下山,真正见一见这方天地。

太元山位于青玄郡城左后方,绵延八百里,山势雄奇,巍峨壮观,主峰青天峰号称玄州第一高山,为玄州武林大派指玄剑派的山门所在。

和那青天峰相比,苏玄景所在的这座山峰便有些籍籍无名了,虽也景色秀丽,但却少为人知。因为远远望去山峦隐没于云海之间,若虚若幻,且石色如玉,故玄冥老道曾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玉虚峰

下了玉虚峰,身后是巍巍群山,眼前是苍茫天地,苏玄景心中豪气顿生,仰天长啸

此时他真气充沛,内力雄浑,不下于常人十数年苦练,一啸之间,声闻数里,犹如虎啸龙吟,天地为之一寂。

数里之外,一行劲装大汉前后簇拥着十数辆镖车在山道上艰难前行,各配刀剑兵刃,闻声不由色变

当先一个骑在一匹神骏大马之上的中年锦衣男子眉头微皱,高声叫道:“原地戒备”

镖队顿时停了下来,镖师趟子手各自抽出兵刃,警惕四方

良久,不见异动,众人这才放下心来,那锦衣中年暗忖道:“看来只是个过路人,是我多虑了”

他自嘲一笑,“真是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锦衣中年挥了挥手,道:“继续前行。”

镖队这才又行进起来。

“翻过太元山,便是青玄郡城了,那里官府势力庞大,料不会再出什么事故了”锦衣中年目中闪过一丝明光。

事实上,由不得他不谨慎,这次所保货物干系太大,一个不慎,不说砸了三代维系的镖局招牌,就是他一家老小,也有性命之忧。

堂堂“风雷剑”赵长川,青玄郡武林的一号人物,后天绝顶的一流高手,什么时候也成了畏首畏尾之辈

他暗自失笑,压下诸多杂念,策马继续前行。

此人名叫赵长川,青玄郡宛陵县人,修为在后天巅峰,一手风雷剑法名震青玄郡,号称是宛陵第一高手,自接掌家传的振威镖局后,二十余年间从未失手,在青玄郡中颇具名望。

只是这一次,他却接下了一趟极有可能会令他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镖,非是为了声名利益,只不过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镖队前行了半个时辰,已是午时,虽已入秋,但天气仍是酷热难当,恰巧前方数百丈外有一庙宇,青檐灰瓦,略显破败,似是一座废弃的山神庙。

有镖师便前来请示赵长川,是否要在前方休整一下

赵长川略一思索,知晓镖局众人翻山越岭,星夜不停,多已疲倦难当,便传令下去,到前方庙中进食休息一个时辰。

临近山神庙,众人才发现庙中早已有人,一名身穿灰布道袍的少年道士盘坐在一块青石之上,双目微闭,似在休憩。

赵长川见这这少年道人容貌俊伟,气度非凡,不由心中称奇,抱拳叫道:“道长,我等路过此处,疲饿难当,想借贵宝地体息片刻,不知可否予个方便”

少年道人睁眼,神光如电,淡淡道:“吾亦过客,诸位请便”

赵长川心中一凛,道:“敢问道长宝号,仙乡何处”

那少年道人微微一笑,露出细密牙齿,道:“贫道玄元,自玉虚峰清微宫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44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