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开局一枚建城令

作者:懒鸟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126章 基层内政体系

书名:开局一枚建城令 作者:懒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19

傍晚时分,将近七万的难民队伍浩浩荡荡的进入卢县县城的时候,秦琼和典韦这才知道为什么李肆的底气那么大,原来是接收了卢氏的遗产。

但他们已经麻到了无暇去想,因为随着诸葛孔明发布了最新情报,江南宋氏与天南楚氏的联军将在十日后顺着大河而上,比预先估计的还要早两天。

大军压境, 谁也不敢在此时藏着掖着了。

作为卢县知县,秦琼已经拿到了最大的管理权,可是在他想往各有司安插自己刚刚培养起来的手下的时候,却无奈的发现,不合适。

因为物资管理这方面,除非是特别牛逼的, 不然真就没有谁能比得上总镖头这个兵种。

虽然他这两天已经从卢县之中发掘了四五十个人才, 但一多半都是士卒。

而众所周知,内政这块,需要的是强有力的底层执行能力。

有人,才能做事。

“李日天为什么不给我们一些总镖头”

秦琼在与典韦说起这事儿的时候,典韦还诧异了一下,因为据他所知,李日天在溪山县之中,至少招募了一千名总镖头,五百名总捕头,哪怕分过来五十个,就能立刻缓解局面。

“他多半已经认识到了民心的重要性,所以自然而然也就知道总镖头与总捕头的特殊性。”

秦琼一叹。

“可我们现在是在给他做排头卒子,这家伙什么意思”典韦怒道,可他骂了几句后,也不吱声了,显然他很了解李日天的为人,这个事情, 性质不一样。

“玛德,他这就是在摆明车马告诉我们, 要么我们舍得放弃任务,要么就得与他合作”

“是的,而且他吃定了我们。”

“可我们都是他召唤的。”

“你也知道这召唤是怎么回事儿,何况你我可不是被他召唤而来。”

“那怎么办”

“这卢县,他完全交给你我,就等于,分封给你我,现在,你得想,卢县就是你我的产业,只要扛过这一波,那收益可就大了。”

秦琼没有明说,典韦就心知肚明。

别的不说,光是培养起来的心腹,将来可以带离这个世界这一点,就很赚,真以为他们的私兵都是哪里来的

他们是历史轮回者,可也是历史领主,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历史领地,领地要发展, 离不开人才,资源,以及人口

“我出半点国运,你出半点国运,换他一百个总镖头。卢县这里不是还有两百四十个总捕头吗,维持治安足够了。”

“不够。”秦琼摇头,“李日天开价了,你出一点国运,我出一点国运,换一百个总镖头。”

“什么两点国运就换一百个总镖头,他怎么不去抢”典韦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换作往日,这种垃圾兵种,送他他都不要。

“你也知道,今时不比往日,我们只剩10天时间,卢县原有居民两万四千人,李日天又支援咱们一万人,除此之外,卢县的税收,各种铺子,田地都归咱们管,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砸下来,我有能力梳理出来,你也有能力,但是总得人去执行吧。”

“既然如此”典韦瞅了瞅秦琼,忽然道:“两点国运兑换100名总镖头是吧,行,我出2点就是。”

“那我也出两点国运。”秦琼微微一笑。

“常言道,亲兄弟明算账,卢县一人一半。”典韦又道。

“理该如此。”

“果然好兄弟。”

“也该让那李日天见识一下什么才是历史轮回者的本事。”

“是极是极。”

是夜,秦琼,典韦二人各以两点国运兑换了一百名总镖头。

是夜,李肆收回百战右营,近卫营的编制。

是夜,秦琼扩军三千,号秦字营,典韦扩军三千,号虎贲营。

这却是作为历史轮回者自带的统兵buff。

即军团成就称号,威望,道具等等。

若把这些全部放开,统兵十万都不是问题。

只不过之前李肆架空了他们,现在给了他们最大的发展空间,自然就全无问题了。

走到这一步,李肆实质上已经很难再命令他们,就像是小花花无法钳制木华黎,拖雷和金兀术一样。

他们在性质上,更像是被李肆分封了出去,可以自己独自带兵打仗,盈亏自负。

这也是宋阀大军北上,李肆想出来的办法,他现在缺的就是发育时间,每过一天,他的整体实力就会增加少许,只要秦琼典韦能给他争取哪怕半个月时间呢,这样的投入都很值。

当然,秦琼,典韦也觉得很值,这一波妥妥的双赢。

而在这同一片星空之下。

谷週

巴蜀,诸葛孔明时隔六天,再次求见大楚落难皇子。

这位皇子这几天正沉迷于微服私访的剧情之中,每日里装作恶少,撩动满城少女的春心,不管是先抑后扬,还是摊牌不装,亦或是三年之期已到,或者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反正很嗨皮。

古有乐不思蜀,今有乐不离蜀。

什么,你觉得我在不务正业,电视里,电影里,里可都是这么演,这么说的,不装逼何以震观众。

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勾心斗角,刀光剑影,都是在床上,在后宫里展开的,一床不扫,何以扫天下

“殿下,臣有事启禀。”

“诸葛先生来了,可曾吃过宵夜,不如与孤王一起”

“多谢殿下。”

“战事方面,诸葛先生不必自责,我都懂,孤王从前,现在,将来,都会无条件的相信先生,要什么给什么,孤王绝对不是刘阿斗。”年轻人以为说了句俏皮话,缓解一下气氛,其实他挺担心的,但后来召唤了吕布之后,就彻底放心了。

怎滴,我文有诸葛,武有吕布,白起,张飞,张辽,这样豪华的阵容,我偷个懒,做个爱民如子的君王又如何。

“多谢殿下信任,只是,我军近日要与敌军决战,尚需要许多辅兵,然今冬要开挖渠道,兴修水利,实在不宜征发民壮,殿下,可招募一些辅兵相助。”

诸葛孔明说的很随意。

“辅兵先生指的是总镖头,总捕头这两种杂兵。”

“是的殿下,总捕头可招募五百人即可,总镖头则需要一千。”

“如此小事,准了。”

“谢殿下,臣,告退。”

诸葛亮面无表情的走出来,他其实也是迫不得已,时间太短了,他根本来不及培养足够多的内政小吏。

而如今,他手中只有两县之地,二十万人口,要想在最短时间内爆发出最大的战争潜力,就必须拥有一个高效的,稳定的,基础管理层。

这就需要总镖头与总捕头。

前者在物品管理,物资调度上简直是最牛逼的,可以一直用到大后期。

后者在治安管理,基层事务处理上也同样很出色。

一个县城,十万人口,若是有五百总捕头,五百总镖头,那么随便一个内政三星的人就可以管理得顺顺遂遂。

“哎,错估了形势,我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诸葛亮心中自嘲,他真的没有料到,天命会亲自执棋,而且还敢向门阀世家直接开火,局势一下子就急转直下了。

所以这个时候自己的面子算什么,抓紧建立一个高效迅速的基层内政管理体系才是最重要的。

深夜,

李肆还没有睡,他在监督难民的安置工作,因为这次不止是那六万多鹿城难民,还有大石县三万多百姓的迁徙。

大石县县令最终同意了李肆的建议,但整个大石县的迁徙需要时间。

他们不像难民,对自己家中的盆盆罐罐非常舍不得,哪怕李肆已经先后紧急调度了一千台大车过去,但整个迁徙也得几天时间。

不过总算没有太大纰漏,在这其中,溪山卫戍营,溪山守备营,车马司,户司,库司发挥的作用极大。

基本上,李肆就一个命令下去,那么围绕这个命令所衍生的各种层面上的问题就能很快得到解决。

比如卫戍营提供的是捕快的治安,车马司提供运力,户司进行登记,并调整田亩,房屋安置等工作,工匠司则负责抽调人手,库司负责物资供给发放,确保无论是迁徙中,迁徙后,不会有人挨饿,挨冻。

这些琐碎的工作看似简单,但若是有一个环节不到位,就会酿成巨大的混乱,甚至是演变成灾难。

而这个内政体系的主体,就是一千多总捕头与五百多趟子手,以及一千多总捕头和捕快构成的。

“殿下,溪山县周围已经没有足够田地,足够房屋安置更多的难民,臣建议,是否启用王家镇”

主簿孙进深夜急匆匆找来,就是为了汇报此事。

“暂时不需要,因为孤王想扩建溪山县城,让它达到一个州城的规模。”

李肆思索着道,未来在他的地盘内,社会分工必须更加清晰,更加专业才行。

王家镇那边大约有十万亩农田,他打算将其收为官田,将来统一给士卒赏赐。

但多余的难民怎么安置呢,不一定所有人都要去当农夫。

正常情况下,没有人愿意,没有土地,就像是没有了根子,很慌。

但这一次鹿城那些难民就是很好的调整开始。

分给秦琼典韦那一万人,基本就是只会种田,其他啥也不会的。

剩下的,才是密集的手工业者。

所以,扩建溪山县,给他们发房子,却不发田地,让他们成为工人,嗯,大概就是这么个思路。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451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