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流年撷萃

作者:微丹湜意 | 分类:玄幻 | 字数:0

问题的本身是问题,问题的本身也就是答案

书名:流年撷萃 作者:微丹湜意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09

问题的本身是问题,问题的本身也就是答案

一大清早,我去全家买了澎客咖啡,然后根据最近学到的理财知识来看一家公司的股票,试着去分析一下。

今天全家的咖啡买14元以上,拿铁咖啡节,一些写得特别入情的,写得特别有趣的,然后会不断地回味。

这当然是读者的想法,无可厚非。

而且我知道有很多读者就是这么个读书法儿的。

可现在我是从会写点什么的读者,过渡到作者的行列里来了,不错,之前我一直把自己当做是“会写点什么的读者”,还是从读者起步。

到现在我还是觉得“会写点什么的读者”不错,有时候是要保持这样的心态。

可是到底已经是三百万字出头的量了,按照发展的眼光来看,还只是“会写点什么的读者”似乎有些矫情,那么仍然要从作者的角度去考虑。

所以这一次我把存货料理了,就开始看作品写构思,还是那句话,结硬寨,打呆仗,一步一步地去做。

还记得我写过《七剑下天山》的回评,那么也可以顺便整理一下故事。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的,按照书写的顺序来看的话,首先出场的是冒浣莲,然后是张华昭,接着是易兰珠,只不过后来张华昭和易兰珠经常在一起了罢了。

冒浣莲还是算主线的,由她引出了刘郁芳和凌未风,而凌未风其实是出来保护易兰珠的,只不过凑巧和刘郁芳认识。

冒浣莲是主线,可是引出来的人物都是复线联系。

接着冒浣莲暂停,交给凌未风来引领,凌未风先认识的李思永,然后在云南把傅青主和冒浣莲引出来了,而冒浣莲身边又多了桂仲明。

然后就是桂仲明的身世,虽然说的是过去的故事,可是冒浣莲还是拉主线的人物。

接下来又到了京城,又碰到了易兰珠和张华昭,接着易兰珠刺杀多铎被捕,凌未风出来相救。

这时候飞红巾出现了,救走了易兰珠,然后冒浣莲、桂仲明、张华昭和凌未风一起去找易兰珠。

找到了易兰珠,引出了武琼瑶,接着刘郁芳落难,凌未风被捕,大家又一起营救凌未风。

等救出了凌未风,把白发魔女的事情了结了,刘郁芳就走了。

接着是冒浣莲和桂仲明,还有易兰珠和张华昭,以及武琼瑶和李思永三对新人成婚。

这样看来,还是谪公主冒浣莲是主线,然后凌未风是换手的人物,但是他武功最高,缺他不可。

这本书有意思是很有意思的,按照戏份的重要程度来说,男主是凌未风,那么女主就是冒浣莲,可这两人压根儿搭不上,各有爱侣,彼此只是好友而已。

其中,武琼瑶光彩十足,易兰珠感情戏很多,她是又一代白发魔女,是天山派的主要人物,刘郁芳的感情线最长,从楔子开始她就出现了,可是到结尾,两人还没有在一起。

这应该是集成电路的排布法,每个人各占一部分集成块。

然后由主线串联起来。

这样看上去,有像是半导体时代的产物。

小说的排布就是半导体似的。

而且每个人只管按照自己的命运走势去行走,到了时候,自然会遇到盟友的。

这好像也是一种暗示。

而《七剑下天山》看似说的是天山七剑,可这时候是天山派创始之后,一次鼎盛的时期,人丁兴旺不说,功德还是不少的,这是人家在发展基业。

所以说,假如按照创业来看的话,《七剑下天山》还是有可读性的。

越来越发现,梁羽生的作品需要有人“搅合”,用一种另类解读来参详,这样更有意味。

在《七剑下天山》中,凌未风的情伤其实从来也不曾得到过治疗,晦明禅师并不懂得治疗情伤,他虽然经历过爱情,可是他没有用多少心,所以获得的也不多。

不但无法分辨出两个弟子杨云骢和楚昭南的好坏,这一点在《白发魔女传》里就显示过,白发魔女看到过杨云骢和楚昭南。

而且两个人都是在对敌的情形下展露性情的,杨云骢显得沉着,而且心很定,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同时不为外界所动。

而楚昭南则是心随境转,他的父母刚死,可是攀上了厉害的师父,师父带着他如同腾云驾雾一般,他是开心得忘乎所以。

因此白发魔女说他心术不如杨云骢,果然,日后他为外界所诱惑。

白发魔女这种看人的方法不就是管宁割席吗?管宁与华歆同席,他是专心读书,外面发生了什么,他听若未闻,华歆则不然,看到轩冕过,他就跑出去看热闹,心思不够专,所以管宁和他割席断交。

事实上,如果贪恋外界的繁华,是容易被诱惑,而且也容易成为投机之徒,被割韭菜也是很自然的。

当然,管宁的做法还是有些偏颇的,可是写在小说里,完全可以的。

而晦明禅师解不了卓一航的感情困局,也没有很好的给杨云骢启蒙,他自己也没受过多少爱情的启蒙。

小时候就跟着师父霍天都在参详剑法,天山剑法有他的一部分功劳,可是霍天都是离婚的宅男,对于武功在行,对感情也不懂。

到了少林寺,镜明禅师是看重他,爱惜他的,可是把感情当做是洪水猛兽,关键是他自己一辈子恐怕也没下过少室山,让他懂都难。

所以晦明禅师也不懂感情,全靠杨云骢在试错,他是付出了试错成本的。

而凌未风呢,受伤之余想歇息,于是专心练武,这时候天山就成了他的逃避所,是很好的避风港湾。

按道理来说,休息好了,应该重新正面感情,可是他只顾着休息,只顾着学武,是暂时遗忘,却没有疗愈,该在的伤口,仍然还在。

因此看到了刘郁芳,他是设防的状态,是害怕再次受伤。

既然是如此的话,那么他就不会为刘郁芳着想。

还真别说,梁羽生写的晦明禅师,一套路子是对的,尽管是出现了两三本小说,可是他武学修为高,又通佛法,但是不懂爱情,一直就是不懂的,这个人设完成得很一致的。

梁羽生的人设很有意思,写出来的人物不见得讨喜,可是很接地气,而且连贯性很强的。

当然那时候的科技文化还不如现在,有些知识要融入到武侠世界,是没那么容易的。

还有一个卓一航也是如此的,写得栩栩如生,少年期就是如此的,懵懂青涩,还重感情,然后不知道社会规律,得罪了人,堵了自己的路,自己还不得知。

这是要经历过很多路程,然后学懂了一些知识,这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这个过程被梁羽生展示得很细致,也很到位,非常接地气。

当我写到卓一航的书评时,把他的心智赋值写出来后,是有网友说,自己也是这么回事。

我当时说,那是梁羽生塑造得好。

的确就是这么一回事。

然后现在是写到第二十八回结束,到了第二十九回时,卓一航和练霓裳有过一次对话的。

注定要走千山万水的,现在虽然辛苦跋涉,可是该付出的没有付出到点子,所谓力不到不为财,自然是白费辛苦。

这一段也是非常精彩的,那要明天再写了,今天的已经写完了。

然后因为明天写的是新的一回的内容,所以预先看了一遍,先做到心中有数。

我都觉得既然要写回评,那么一本书要看个几遍的,然后再跟其他书一起串联,这样才可以看出究竟来。

梁羽生的书是越看越有滋味的,可是需要静下来,磨细了肠子,慢慢地看的,很多人没有这份工夫,这当然也是情理之中的。

虽然说看到一些评论,有一些评论看了都要笑,明明是自己工夫不到家,但是不会说自己不好的,反而说对方不好,现实中这样的人也是不少的。

可以说问题的本身是问题,问题的本身也就是答案。

所以有时候看了想笑,也就不想去辩,我觉得有这些时间,我还不如再写一本书,等书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很多问题不辩自明,何必多费唇舌呢?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吧,晚安!

2020年9月28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47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