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

作者:相思不再念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362章 女孩子得对自己好点

书名: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 作者:相思不再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3:59

姑侄俩碰了个眼神,齐齐摇头。

闻母想了想,“要不扯点布?”

“扯布干什么?”

“你姥爷他们没小袄,得给他们一人整一身小袄出来,不然降温穿单衣太冷,穿大棉袄又太热。”

“扯。”

易迟迟一锤定音,吃好饭就去拿了钱和布料、棉花票给她,“妈你看着扯,咱家不差钱,给你也整一身,我给你绣点不打眼的花上去。”

原本想说我有衣服穿的闻母,一听她要绣花到嘴的拒绝改为,“真绣啊?”

“真绣,给你绣闻时衬衫那样子的,保证人看不出来,以为是布料自带的花纹。”

这个可以有。

闻母心里乐开了花,面上却故作矜持道,“你忙得过来?”

“不绣太复杂的图案,用不了多少时间。”

知道自家婆婆的性子,易迟迟搂了她的肩膀没大没小,“妈你放心,我不会为了你耽误正事,钱还是很重要的。”

这话也对。

于是,美滋滋的闻母,第二天就把布料和棉花一起带回来了。

彼时易迟迟正蹲在队医室教郎红处理药材,王楠过来拿药,拿好后没急着走,而是坐下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了口才慢悠悠道,“迟啊,你婆婆今天买了好多布料和棉花回来。”

易迟迟头也不抬,“我让她买的,没小袄穿了。”

正吭哧吭哧捻药的郎红抬起头,“小袄?”

“对,小袄。”

知道她刚来对东北的天气不是很了解,易迟迟解释道,“等进入九月份这边的早晚温差开始变大,9月中下旬的时候晚上就得穿小袄了。”

郎红一听急了,“我没小袄咋整?”

原先这姑娘说着一口吴侬软语,结果现在口音被完全带偏,张嘴就是一口大渣子味的普通话。

和她的声线搭配在一起,反差简直是绝了。

王楠忍俊不禁,“有毛衣和厚外套其实也行。”

郎红提着的心就放了下来,毛衣她有,厚外套也有。

不过,“我觉得小袄还是得做一件以备不时之需。”

“你要有布料和棉花票,做也行。”

“我有。”

她离开家的时候父母给她准备了不少票证,每个月也有寄全国票来,钱和票她是不怎么缺的。

就是,“我不会做小袄怎么办?”

“找花婶子,她小袄做的好,工费也不高,一件小袄的话大概两三块左右。”

那确实不高。

“楠楠你们去供销社吗?”

“秋收开始前我们要去一趟,买点肉放着,没油水干活都没力。”

说着,王楠看向易迟迟,“你到时候去不去?”

“看情况。”

家里啥都不缺,缺什么闻母也会第一时间补上,供销社卖的东西……说实话对她吸引力不大。

可去可不去。

“你和老白到底什么时候定下来?”

王楠和白琛这对看得易迟迟快急死了,去年冬季就有了苗头,结果拖拖拉拉到现在也没定下来。

她眼都不眨看着王楠,惊奇发现她脸上竟然慢慢飘出两朵红霞,眼神也带了,在短暂的怔楞后浮现出了羞怯,接着是毫不掩饰的喜悦。

“老白说秋收结束后我们就办酒外加扯证。”

说着,她用征询的语气道,“另外,老白想搬出来。”

“自己建房子?”

易迟迟第一反应是这个,知青院的条件不差,可以说靠山屯的知青院比大队部所有老乡家里的房子都好。

但知青院住的人也多,之前人少还能空几个房间出来,现在都住满了。

王楠要和白琛结婚成为合法夫妻后,住知青院确实挺不方便。

“不建,我们想把小草家租下来。”

王楠实话实说,“主要我们俩手头都没多少钱,建个房子开销太大了。”

“小草是谁?”

郎红这姑娘两耳不闻窗外事,又因为易迟迟把卫生员的岗位让给了她,这姑娘的日常就变成了知青院、队医室、知青院这三点一线。

偶尔会下地和跟着药子叔出诊,次数不多。

屯里人都没认全的情况下,去了县里不怎么回来的柳小草她是真不认识。

王楠知道她的情况,解释道,“柳兰家不远处那栋房子就是小草夫妻俩的。”

郎红恍然大悟,那房子她知道,没主人。

建的也挺好。

“她愿意租吗?”

王楠摇摇头,“不知道,得先去县里问问她。”

“去问。”

易迟迟对此持支持态度,还有理有据的分析道,“以小草现在的情况再回靠山屯的可能性不大,房子空着也是空着,租给你和老白既能收房租,房子也不至于落败的太快,我想她会答应。”

王楠嗯了声,“到时候我和老白一起去问。”

却不想稳重的白琛,这次急性子了一回。

晚间王楠回去和他一说,这位隔了没几天就借了大队长家的自行车一个人去了县里。

等回来,房子租好了。

他和王楠的婚礼日子也定好了,赶在秋收开始前的一周,也就是9月12号。

消息一传出来,村里老少爷们齐上阵帮着操办。

知青院里的小伙伴们,借钱借票比他们结婚还高兴。

作为从知青院里出来的人,易迟迟也想慷慨解囊,然而王楠说他们的钱和票够了,不需要她的。

倒是拿了块红色的布料,请她帮忙做件结婚那天穿的衣服。

老虎头已经绣好,正在绣身子的易迟迟接过布料瞅了眼,厚实的咔叽布,这种材质做单衣肯定不合适,做外套或者风衣倒是合适。

征求过王楠的意见后,易迟迟给她做了件长款类似裙子的那种风衣。

试穿时王楠满意的不行。

葛素娟她们上下其手,连声夸衣服好看。

周秋雨更是一脸艳羡道,“我也想做一件这样的衣服。”

“你也要结婚?”

葛素娟斜眼瞅她,周秋雨囧了囧,“我对象都没有,和谁结婚呀。”

郎红语出惊人,“知青院的男同志挑一个,都挺好的。”

众人,“……”

这姑娘是真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真那么简单,这么多知青也不至于就出了王楠和白琛这一对。

“你啊,还是少操点心的好。”

葛素娟一脸无奈回了她一句,转头搂着周秋雨的脖子道,“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想做就做,我们女孩子得对自己好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8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