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

作者:大鱼食小鱼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63章 风投圈香饽饽

书名: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 作者:大鱼食小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56

杭城,阿里总部,董事长办公室!

“什么?”马董诧异的道:“叶非要搞区块链?”

CIO(首席信息官)点头道:“是的,据可靠消息,叶非已经在中湖大学内设立区块链实验室,他向很多人打听,要拉人进去他的实验室。”

马董问道:“上面给他拨款多少?”

“一千万!”

“一千万?”马董惊讶的道:“一千万能干什么,一千万可能连个水花都打不出来,叶非就不能多申请一些吗,最起码十个亿吧!”

十个亿在马董看来都少了,阿里在区块链上的投资已经达到130亿,并且每年都在加大投资。

而阿里只是一个私企,即使这个私企是国内科技公司的龙头之一。

但叶非所做的研究是代表国家,上面只拨款一千万,在马董看来太少了,要搞区块链,最起码需要十亿以上。

马董道:“你去问下叶非,看他需不需要投资,我可以给他投十亿。”

马董非常看好叶非,以叶非的能力来看,十亿投资稳赚不赔。

CIO道:“好的,我回头就去问问。”

马董道:“既然叶非都在中湖大学建立实验室了,开始研究区块链了,这么说,叶非暂时是不离开中湖大学了。”

“应该是如此吧!”CIO道。

马董问道:“光辉国际那边怎么说?”

CIO道:“我也问过HR那边,他们那边也在跟进,这段时间,光辉国际的人多次和叶非接触,想试图挖他,但都没成功。”

“倒是上次在全球区块链学术会议上,光辉国际的人和叶非交流许久,叶非好像有意动,但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叶非又没消息了。”

“嗯!”马董点头道:“像叶非这样的人才很难挖,这是很正常的事。”

“我们要放平心态,不能操之过急,免得惹叶非生气。”

“买卖不成仁义在,就算叶非不来阿里,我们也不能惹他生气。”

“说不定以后还有和他合作的地方。”

“你将我这段话传达给HR那边,让HR将这段话传达给光辉国际。”

“好的,马董!”CIO道。

等到CIO离开后,马董双眸闪烁,心道:“叶非要研究区块链,看样子国际区块链市场又要起东风了。”

马董看过叶非在全球区块链学术会议上的演讲。

叶非既然能发出区块链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演讲,那么叶非对区块链肯定有一定的研究。

否则是无法发出那样的演讲的。

并且,再看叶非的成长史,马董断定叶非一定能在区块链领域做出一些成绩。

“公司需要在区块链领域做出一些布局了。”

马董都能看出来的事情,全球很多人也都看出来了。

魔都,红杉资本夏国总部!

红杉资本是全球最顶级投资公司之一,总部在北丽国硅谷,在北丽国、夏国和印国,都分别设立总部。

红杉资本所投资项目多为互联网公司。

比如苹果、谷歌、思科、雅虎、阿里、京东、今日头条、摩拜单车、饿了吗……

全球能叫得出名的互联网公司,红杉资本大部分都投资了。

科技投资部,会议室!

三组的人正在会议室中开会!

会议室中一共五个人,一位组长,四位组员。

一位组员正用PPT进行说明。

“叶非,男,2001年出生,金陵人,2018年考入中湖大学,2022年在中湖大学读研,2023年在中湖大学读博,2024年博士毕业。”

“2024年证明出世界数学难题,希尔伯特第一个问题,连续统假设。”

“同年,创造出数学算法。”

“2025年帮助国玉科技公司和鸿辉医疗器械公司,研发出两款世界顶尖的医疗器械。”

“2026年,在全球区块链学术会议上提出区块链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同年,研发出全球最高等级的A2级安全系统。”

不管是说的人,还是听的人,都心生震撼。

叶非的发展速度太快了,简直到了非人的地步。

他们也曾经接触过很多科研牛人,但没有一人的发展速度达到叶非这样的速度。

“这人不会是先知吧,生而知之,很多知识自动出现在脑子里。”很多人心道:“否则为什么研究速度这么快?”

组员道:“叶非在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密码学,也是在那时候接触到区块链。”

“以叶非的研究速度,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学习速度非常快,再加上在全球区块链学术会议上的表现来看,他如果研究区块链一定会有成果。”

“所以,投资叶非的区块链,ROI是在35%。”

ROI是投资回报率的意思。

每一项投资之前,都会根据被投资人的能力和被投资物的价值来进行计算。

一般只要ROI达到8%可以保本,超过20%是优质投资,30%非常优质。

而通过ROI的计算,叶非的区块链属于非常优质的投资。

就是说,只要投了,赔几乎不可能,肯定会赚钱,而且是大赚特赚。

除非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

比如政策的改变,区块链突然从朝阳产业,转为夕阳产业。

但以现阶段区块链的热度,这种概率只有0.001%。

也就是说,几乎不可能出现。

组员道:“我的演讲完毕!”

组长道:“好,从目前来看,投资叶非的区块链,是一个稳赚而暴利的项目。”

“如果投了叶非的项目,等到项目研究结束后,我们就可以收钱了。”

“甚至所赚的钱,几年不开张都没关系。”

区块链属于计算机领域的产物,计算机产物暴利,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而区块链在计算机领域中,是暴利中的暴利。

比如加密货币,是根据区块链研发出来的。

全球很多人因为加密货币,身价在短时间达到几十亿,这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组长道:“但现阶段的问题是,我们发现这个项目,其他风投公司肯定也发现这个项目。”

“所以,我们要尽快的拿下这个项目。”

“上面只给叶非拨款一千万,他肯定缺钱,所以,我们要投资他,他应该是非常乐意的。”

风投分为对方自动上门拉投资和风投公司自动上门给投资。

好项目不愁没投资。

而一般上门拉投资的,大部分都不是好项目。

所以,但凡发现市面上有好项目,风投公司都会自动找上门投资。

叶非是很多风投公司早就关注的人,红杉资本正是其中之一。

当听说叶非在研究区块链,很多风投公司,就好似闻到腥味的猫,都想舔一口。

以叶非的能力,他研究区块链肯定会出成果。

而且,区块链只要有一丁点成果出来,就能大赚。

这么好的项目,风投公司当然想投资。

一位组员疑惑的道:“但是组长,为什么上面只给叶非一千万的科研基金?”

这也是很多人疑惑的地方,一千万研究区块链能做什么?

这么点钱,连塞牙缝都不够。

别说国家没钱,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夏国要是没钱,全世界任何国家都会没钱。

难道是叶非向上面只申请一千万科研基金?

这不可能吧!

叶非又不是傻子,他只申请一千万科研基金,能支持几天的?

那位组员继续道:“十个亿也许叶非申请不下来,但一两亿应该能申请下来吧,可是上面竟然只给一千万。”

“难道是叶非的研究方向有问题,让上面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所以上面只给一千万?”

组长摇头道:“应该不至于吧,以叶非的能力,研究区块链成功率应该是挺高的。”

“再说,光凭叶非这个人,他申请科研基金,也不止一千万吧!”

众人点头,认同组长的说法。

也是,以叶非的能力,就不止一千万,一个亿都算低的。

但他们绝对想不到,这一千万是叶非主动申请的,而不是上面降价给的。

叶非只是做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比应用研究,花费要少的多。

叶非准备等到理论研究出成果后,再去做应用研究。

而等到研究应用时,叶非就不会只用这么点钱了和这么点人。

到时候,叶非会拉几位院士进来。

毕竟,如此重要的应用研究,光凭他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

而到时候,不是叶非去申请科研基金,是国家把钱送进来。

十个亿不够,就一百亿。

只要你有能力,钱不是问题。

在夏国,最不缺的就是钱。

组长道:“别想这个问题了,我们当前问题是如何才能投资叶非的区块链研究。”

“我们要赶在别家公司之前,先投入这个项目。”

接下来,他们谈论许久,如何才能投资叶非的区块链研究。

中湖大学!

叶非很是无语的挂断电话,这两天他感觉他好似被风投圈给盯上了,全部都是要投他的项目,要给他钱。

叶非一开始还以为是诈骗电话。

天上哪有掉馅饼,凭白无故的给自己钱的好事。

但后来,叶非接到几十个类似的电话,他懵逼了。

“我这是被诈骗团伙给盯上了吗?”

接着,在几个小时前,校长找他,说红杉资本要投他的项目。

叶非这才知道,自己这不是被诈骗团伙给盯上了,自己这是被风投团伙给盯上了。

但叶非哪里想要投资,他如果想要投资,几个亿他都能拉来。

向上面要不来钱,他以前帮助的公司,还能弄不来钱?

再说,看看这些要投资他的都是什么公司啊!

大部分都是外资公司。

叶非脑子抽了,才将自己的项目找这些公司投资。

他的项目肯定是稳赚不赔的,给这些公司投资,不是送钱给他们吗!

叶非心道:“虽然这些风投公司的员工都是夏国人,但谁让伱们这些公司的创始人是外国人呢!”

“也不能说厌恶外国人,而是不想给外国人送钱。”

“和谁做生意都是做生意,为何不选夏国人呢!”

“当然,我不缺钱,肯定不想被投资。”

“好好的国家项目,要私企投资,这算什么事啊!”

“夏国又不缺钱。”

“就算上面不给钱,我这还有一亿多呢,我要是去银行贷款,也能贷来几个亿吧!”

“到时候我自己投资我自己。”

“我看到钱不赚,给你们赚,我不是傻子吗!”

叶非和三位学生向一栋教学楼走去。

他今天要为区块链实验室招聘科研人员。

学校为叶非安排了二十位科研人员,但叶非还要招聘四十多位,再加上数论小组的十二人。

叶非一共需要七十多位科研人员。

于是,他将这栋教学楼的三楼的两间教室,作为招聘场地。

而三位学生,是叶非给每人两百,叫来为他打下手的。

走到三楼时,叶非人还没到,在楼梯口就听到熙熙攘攘的声音,好似菜市场一般吵闹。

叶非心中诧异:“人挺多的啊!”

说着,叶非刚走出楼梯口,就看到走廊上站满人。

叶非走到教室边,通过窗户向里面望去,教室里也坐满人,走道上站着许多人。

叶非道:“这有两百多人了吧!”

叶非摇头道:“真是太卷了,我只招四十多人,却来了两百多人。”

叶非发布消息的时候,明确说明,学历必须是数学系或计算机系博士,精通数论、算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以上随意一项知识。

这要求非常高了。

但即使如此,还是来了如此多的人。

叶非心中摇头感慨:“只能说,在夏国人才多,岗位少,内卷太严重。”

其实哪里是内卷太严重,而是因为很多人听闻叶非要研究区块链,大家都觉得跟着叶非研究区块链,肯定会出成果。

所以,才来应聘。

要是别人,他们还不一定去。

叶非走进一间教室第一排座位坐下,对三位学生道:“开始吧!”

三位学生走出去,走到走廊上,其中一位学生拿着名单,大叫道:“包正民,包正民在吗?”

一位三十岁左右,戴着眼镜的男子,在人群中挥手道:“哎,在这呢!”

说着,从人群中挤出来。

另一位学生道:“跟我来吧!”

在学生的带领下,进入到叶非所在的教室中。

叶非看到走进来的人,含笑道:“请坐!”

包正民将手中的学位证复印件和简历放到叶非面前,道:“叶教授好!”

然后才坐下。

叶非点了点头,道:“你好。”

接着叶非开始看手中的资料。

包正民,男,31岁,江城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毕业。

博士期间,做过SRA算法研究、NG-DSL系统的时频同步算法研究、基于快速k近邻的参与介质算法研究、基于快速k近邻的光子映射算法研究。”

叶非道:“说一下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

包正民道:“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一种以多载波并行的系统为DFDM,此项通信技术的高速串行……”

叶非道:“基于最小能量差的符定时号同步算法是怎么样的?”

包正民道:“非数据辅助型符号定时同步算法的缺点是对循环……”

叶非连续问了七八个问题,包正民都很好的回答出来。

叶非道:“好,你可以回去等消息了。”

这才只是第一位应聘者,叶非需要从所有应聘者中选择最优秀的三十多位。

所以,他给每一位应聘者最后都说,回去等消息。

叶非花了一整天时间,将所有人都面试一遍。

当日晚上十点左右,叶非在家里的书房中。

叶非将所有应聘者的信息摆在面前查看,从中勾选出四十二人,包正民是其中一位。

翌日,叶非根据自己勾选出来的人,给每一个人都发去消息,通知他们面试成功,于下周一上午八点来中湖大学区块链实验室报道。

叶非心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1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