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文学家

作者:醉卧笑伊人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172章 焦点人物

书名:大文学家 作者:醉卧笑伊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5:36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厢记》的热度,当然也从苏州传到了魔都,然后因为它的作者是王德孚,自然又在极短的时间内,引起了魔都文人们的关注。

对于那些喜好传统国学、古典诗词的文人们来说,《西厢记》简直就是一道大餐,他们都因为里面那些出色的古典诗词而直接疯狂了,有些人甚至都认为,王德孚是现代最后一位古诗词大家!

毕竟只有他,才能写出堪比古人的那些经典古诗词的作品来。

当然了,魔都文人们对《西厢记》中的古典诗词评价确实很高,但对于《西厢记》描绘的故事剧情,却显然没那么感冒。

有些之前被王德孚那篇《项链》的精巧构思所惊艳到的文人,这一次都对《西厢记》在剧情上的平庸,大失所望,觉得王德孚这部作品虽然文辞一如既往的华丽,但是也太没有灵性了吧,匠气十足。

只不过现在因为王德孚的忠实粉丝越来越多了,导致有不少文人都不太敢说王德孚的坏话,甚至还主动替王德孚说话,表示王德孚就算再天才,那也不能做到完美,可能他这部作品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到古典诗词上了,自然就忽略了其他方面……

比起苏州的媒体各种吹《西厢记》,魔都的媒体显然更喜欢将关注点放在王德孚身上,显然魔都的媒体们,知道王德孚本人的消息对他粉丝们的吸引力有多大,只要报导王德孚的话,那他们报纸的销量,起码得提高个两三成。

在魔都媒体们的挖掘之下,他们大多数都认为,王德孚写《西厢记》,其实就是为了打脸之前各种抹黑他的老派文人,进一步为“新文化运用”添砖加瓦。

有人肯定就好奇了,王德孚写《西厢记》这样的古典戏剧,怎么会是在为“新文化运动”添砖加瓦呢?

就《西厢记》的剧情来看,分明也就是才子佳人、鸳鸯蝴蝶派那一套啊,分明就像是一个古时候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写出来的低俗yy爽文!

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解读《西厢记》、解读王德孚的评论家们,就立功了,分明就是他们硬吹《西厢记》就是反封建、宣扬自由恋爱的“正能量”作品,直接忽略了这部古典戏剧作品中那些香艳低俗的部分……

当然了,可能也是因为,王德孚之前在不少人心目中的人设,那就是激进、新潮、革命的,他之前的那些作品,也有不少人说它们非常的革命,是对旧社会、旧制度的批判,甚至连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乱象,也被王德孚讽刺、批判了。

所以在不少人心目中,王德孚那绝对就是无比推崇“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作家,所以在解读《西厢记》时,那当然就要紧扣“反封建”的主题了,还要说王德孚不愧是王德孚,这反起封建来都这么不着痕迹,可比某些刻意喊口号的作品,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像这样的反封建作品,那才是最牛逼的啊,真正的寓教于乐!

实际上喜欢《西厢记》的读者或者观众,哪里在乎它反不反封建,只是觉得这部作品阅读、观看起来很过瘾而已,他们也不在乎男女主的脸谱化,反而觉得张生的轻浮猥琐很真实、接地气,有代入感,换了他们是张生的话,当然也会和男主做相同的事情。

至于矫情又假正经的崔莺莺,那也拥有足够的吸引力,因为作者那华美的文笔,将她的魅力完全呈现了出来,让读者怦然心动,而在表演的古典戏剧中,崔莺莺的演员肯定也是非常漂亮的,这也同样已经足够了。

所以说《西厢记》实际上真正面向的群体,是那些比较喜欢俗套狗血大圆满剧情的人民群众,像王德孚这种文艺青年,估计也就只能欣赏它里面的华丽文辞了,剧情、人物,都没法入文艺青年们的脸。

魔都的媒体们,将王德孚创作《西厢记》背后的目的,编排成了读者们喜闻乐见的“打脸”爽文桥段,打脸的对象,自然就是之前那些质疑王德孚古文素养的老牌派文人……

媒体们将这个故事编得有声有色,甚至还直接将之前叫嚣得最激烈的老派文人的名字都刊载了出来,倒是瞬间让对方也名声大噪了,只可惜是非常丢人的坏名声,简直就是被各种鞭尸。

而读者们当然看得津津有味,王德孚的粉丝们当然也非常喜闻乐见,编排这些背后故事的报纸,销量也节节攀升,可谓皆大欢喜!

有打脸的爽文故事,当然还不够,这创作《西厢记》背后,怎么可以没有那种更加让人喜闻乐见的八卦绯闻呢?

尤其是对于王德孚这种“风流名士”来说,像《西厢记》这种经典之作,那里面的女主,必须得找个现实中的原型人物啊!

不得不承认,魔都的媒体们,真的是神通广大,他们为了商业销量,就算是不择手段,也要挖掘到有爆点的新闻故事!

于是,梅小玉这个女孩被魔都的媒体们挖掘出来,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然后之前王德孚在某古典戏剧杂志上发表的随笔,也被挖掘了出来,这一切的一切,顿时就变成了一条非常完美的故事线。

魔都的媒体们,其编故事的能力,在这之后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得出的结论,当然是“风流名士”王德孚,为了博取自己的“新欢”新人花旦梅小玉的欢心,大笔一挥,以梅小玉本人为女主原型,创作了《西厢记》,目的当然是想要将梅小玉捧上位!

梅小玉因为魔都媒体们的这一通骚操作,顿时在魔都的媒体界声名大噪,甚至名气都要比她在苏州时大了,不知道有多少花旦,都对这位运气好到爆炸、得到话王大作家垂青的女孩,羡慕不已。

就连魔都的几家大型剧院,都已经向梅小玉剧组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可以来魔都表演《西厢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3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