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抠神

作者:萧瑟良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挑战规则

书名:抠神 作者:萧瑟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0:27

要真是一筹莫展之下,程煜少不得也要使用一些笨方法了,可既然老伦敦其实已经默认了邓景亮不能被指控为凶手,那么程煜觉得自己总还是有些线索可循的。

那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邓景亮为什么不能被指控为凶手这个问题。

“老伦敦,如果在发生了一起凶案,也就是有竞赛者死亡的情况之后,我们做出指控,认定某人是凶手,将会发生什么?”

这个问题显然涉及到这座岛上的竞赛规则,老伦敦是必须予以解答的。

“程先生的这个问题,需要分两种情况。其一,该指控成立,其二,该指控不成立。如果指控不成立的话,那么老伦敦是不会做任何事情的,否则,老伦敦就成为了大家的帮凶。当大家商量好要先干掉一个人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指控的方式让老伦敦来帮你们进行。”

程煜点点头,问出了一个一直都想要确认的问题:“那么也就是说,如果指控成立,你是会将那名凶手处死的对么?”

老伦敦回答说:“是的,程先生,老伦敦拥有处决权。”

程煜心道还真是的啊,于是他继续问:“指控成立的条件,是拥有足够的证据么?”

“也不完全是,当然最好是有证据。毕竟岛上的条件有限,很多科学的手段都无法应用,而且岛上的诸位竞赛者也都并非刑侦的专业人士,要求一定要提供切实的证据,那么也太为难诸位了。”

“那么在没有切实证据的情况下,需要达成什么样的条件才算是指控成功呢?”程煜终于问出了他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决定这座岛上任意一个人的生死。

老伦敦回答说:“有且仅有一人无法提供不在场证明,又或者其不在场证明被推翻,且该人有明确的杀人动机……”

其实老伦敦还没有说完,但程煜已经大致了解了。

这个设定,大概齐就是跟所有的推理里一样。

推理其实一般很少会写到警察抓人这个步骤,通常在侦探这个角色揭穿凶手使用的诡计之后,就差不多可以结束了。当然,这之后也可以再写一些关于侦探的情节,可是凶手那边,通常很少会被再提及。因为侦探的推理,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解谜,而并不是可以帮助检方从证据上钉死嫌疑人。想要让凶手伏法,最终需要的还是警方和检方提供的证据,侦探更多只是在帮警方锁定凶手的身份以及拆穿其犯案的手法而已。

在这种前提下,不在场证明被拆穿就可以视为推理的终结,可警方却不能因为一个人在其不在场证明上说了谎就认定他是凶手从而要求法院如此判案。要知道,一个人被凶手杀死,那么在案发地点周围,有非常多的人都是无法提供不在场证明的,那么难道所有人都是凶手么?即便有人在这件事上撒了谎,那也可以解释为他只是怕麻烦而已,这不是证据,顶多算是证明他具备嫌疑的条件而已。

甚至于,就像是老伦敦所说的这种,有且仅有一人无法提供不在场证明,这也不可能作为法院判案的标准,法院判案必须出示更为确凿的证据。

但显然,这座岛上发生的一切,只符合于推理的范畴,而老伦敦之后详细叙述的规则,也基本证实了程煜所推测的这一点。

而这种条件下,对邓景亮真的很不利。

首先,他是三点半左右从海边离开,并且在老伦敦尚在别墅的时候回来,且建议老伦敦离开别墅。

其次,邓景亮为了促使老伦敦离开别墅,去往亭子里,进行了一系列的布置。这一点,其实一旦被众人知晓,是最容易被证实的。

第三,在老伦敦的视角里,邓景亮三点四十左右回到别墅,进了屋就没在出来,直到他发现老伦敦被谢彦文叫下去做饭,他才又出现在老伦敦面前,并且表示亭子里非常脏,需要打扫。这些时间,是邓景亮完全无法解释的,他如果只是回来拿取药物,为什么要一直呆在房间里。

第四,由于发生的一切都只是邓景亮一个人的口供,是以时间线的错乱,加上邓景亮所做的那些事,都将会让人怀疑他根本没有被所谓的麻药针刺中,那些也只不过是他在故布迷阵。

第五,在这所有的前提下,众人会广泛的搜索全岛,最终发现谢彦文的尸体。

第六,老伦敦知道谢彦文死于意外,但它不能公示也不能替邓景亮作证,邓景亮无论是否撒谎,他都无法提供不在场证明。

第七,邓景亮所做的事情,已经充分的向所有人彰显了他的杀人动机。至少,在了解到邓景亮真实的时间线之后,柳漫漫也认同了邓景亮肯定是起了杀人之心这件事,那么,郭平安和苏溪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综合这么多点,程煜估计,邓景亮一旦被指控为杀害谢彦文的凶手,除非老伦敦能打破规则为其作证,否则,按照老伦敦所描述的质控规则,它恐怕就得宣布指控成立,从而就地处决邓景亮。

于是,程煜又问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所以,按照邓景亮原本真实做过的那些事,一旦有人提出对邓景亮的指控,且又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那么交给你做判断的时候,你是否会判定该项指控成立呢?”

很显然,老伦敦并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这一点,不用它说程煜都能看得出来,哪怕老伦敦只是个机器人,它并没有表情之类的东西。

老伦敦颇有些无奈的说:“是的,如果老伦敦不对邓先生的记忆做出修改,老伦敦就无法帮其圆谎,那么一旦有人指控邓先生且得到多数票,老伦敦就会判定该指控成立。”

“所以,指控一旦成立,邓景亮就得被你处死?”

老伦敦用闪烁的LEd灯回答了程煜的疑问。

程煜皱着眉头,很是不解的问:“对于你而言,一个人类的生死应该不重要吧?那么究竟是怎样的规则,会让你认为需要留下邓景亮的命,你可千万别跟我说什么不能让无辜的人被处死这种话啊,也别跟我说是你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啊。”

老伦敦机械的回答:“并没有程先生所说的这些限制。”

“对呀,误判导致的真凶逍遥法外好人顶缸这种事,本就在被允许的范围之内,就好像狼人杀,也经常会有把好人乃至神职票出去的情况发生啊,这是游戏,或者一场竞赛最基本的状况之一。可你为什么要……总不会是因为一天之内不能死两名竞赛者吧?这是不是有点儿太过于荒谬了?”程煜一边提出问题,一边进行着自我否定。

而老伦敦,也充分的证实了他的这种否定。

“并没有任何规定一天之内不能死两个人,当然,死人总不是什么好事。”

程煜翻了个白眼,心说麻痹死人就是你们造成的,现在跟老子这儿装特么什么好人?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老伦敦为什么一定要保证邓景亮不会被指控成功呢?难道石磊预设的最终胜利者是邓景亮?

不用老伦敦回答,程煜也知道自己这个想法有多么的荒谬,这种破竞赛,又怎么可能有完整的剧本?别说是石磊,就算是程广年曾经的那个系统,估计也是把这些人设创造出来,把环境和剧情创造出来之后,就任由他们自生自灭自行发展了。这种情况就像是人类斗蛐蛐一样,蛐蛐罐安排好了,蛐蛐也放进去了,谁生谁死就交给它们自行决定了,顶多在两只蛐蛐都没有意愿发起进攻的时候,作为操控者的人类会拿出一根日菣草又或者马尾鬃之类的东西逗弄它们一下。真要是预设一个胜利者,那跟直接伸出手指碾死其他蟋蟀有什么区别?

程煜回想了一下白小玟杀死陈宇之后发生的事情,虽然当时大多数人其实已经有了共识,基本上算是判断出白小玟就是杀死陈宇的凶手,甚至已经有人做出了明确的指控,但显然,大家都没有更加明确的证据,因为陈宇死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没有不在场证明,而大家也找不出白小玟杀死陈宇的杀人动机——如果说是为了赢下竞赛,那么除了程煜之外的每一个人也都拥有相同的动机。所以,即便那其实已经算是一种指控,可老伦敦依旧不可能对此作出判决。甚至于在大家决定要隔离白小玟,而不管白小玟是否同意的情况下,老伦敦也没有做出任何的表态。

白小玟之死,程煜也算是借柳漫漫之口做出了指控,同样,纵然程煜基本上算是破解了密室之谜,解开了凶手的犯案诡计,可由于缺乏更具有指向性的证据,因此,即便程煜当着老伦敦的面指控苏溪就是杀死白小玟的凶手,老伦敦恐怕也不会做出指控成立的判决。

当然,苏溪和白小玟还有些不同,苏溪的作案动机要比其他人更容易成立一些,她自己甚至都承认了陈宇其实是他的前男友。

反倒是邓景亮这头,他明明不是凶手,可却成为了最有可能被集中指控,且老伦敦都无法忽视那些关联证据,并且其杀人动机昭然若揭,这厮还真是冤枉透顶了。

当然,程煜也并不认为邓景亮就一定会被指控成功,只是他被指控成功的可能性真的非常大,大到了就连老伦敦这台人工智能都觉得有可能出问题的程度。

理论上,老伦敦不会撒谎,所以不存在邓景亮其实杀了人老伦敦要替其掩护这种可能。

事实上,老伦敦的确说了谎,甚至于它还不仅撒了谎,更是为此修改了两个人的记忆。但程煜能理解,这是因为老伦敦是从结果倒推回去看过程的,谢彦文是意外身亡这一点,直接导致了邓景亮不被允许指认为凶手这一条……

突然间,程煜豁然开朗,他似乎一下子想明白了老伦敦为何要如此维护邓景亮,宁愿违背规则也要修改他的记忆,以防止他被其他人指控为凶手的原因。

促使程煜想明白的,就是“结果倒推过程”这几个字。

假设,老伦敦并不知道结果,也就是它并不清楚谢彦文的死因,它并没有全知全能的监控整座岛,他只是坐在法庭里最高处的那个位置的一名法官。那么,根据众人一步步推理出来的过程,以及时间线的步步推进,当最终陪审团给出建议之后,老伦敦这个法官就会做出判决。无论邓景亮有罪无罪,他都会得到一个判决。

这就是这件事里最重要的一点。

可偏偏老伦敦是知道结果的,它知道谢彦文的死因,可它不能将之公诸于众,因为那样会曝露它非人的事实。

当然,这里每一个人都知道老伦敦不是人,它只是一台人工智能,甚至于每个人都曾经猜测过它可能拥有监控全岛的能力。但这一点,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老伦敦必须保证每一个人都无法确定它拥有监控全岛的能力,虽然现在出了程煜这个意外。

但好在,程煜不属于竞赛者的行列,他知道这一点,并不会对这场竞赛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即便他去告知那些竞赛者,老伦敦可以监控全岛,可他拿不出证据,那么那些竞赛者只会是半信半疑。或者说,即便有人相信也没用,只要还有人不信,那么一切其实就没有变化。

老伦敦需要的,或者说规则所限制的,就是那些参赛者不能明确的知道这一点。

试想,一旦所有参赛者都确认了老伦敦可以监控全岛,那么,也就意味着岛上发生的一切,不单只是在别人的监控之下,还必然会被保留下全部的证据。这也就是说,即便有人能干掉其他所有人获取最终的胜利,而石磊也如约支付了一亿美元的奖金,可他或她这辈子也就只能像是一只老鼠那样,躲躲藏藏终此一生。因为那些证据或许永远不会出现,但也可能在下一秒就被公之于众。这是任何人都背负不起的代价。

当然,这只是基于老伦敦层面上的规则。

是老伦敦必须保证参赛者没有这样的顾虑,他们才能按照现在的方式和节奏将竞赛进行下去。

似乎,这就是老伦敦去修改邓景亮记忆的原因,也就是老伦敦口中所说的那个规则。

但程煜知道,事实远不止如此,这个规则,虽然可能出现纰漏,但那是老伦敦的纰漏,不成为它必须出手干预的理由。

真正迫使老伦敦做出修改记忆这种雷霆手段的决定的,是隐藏在这一条之下的另一个事实。

那就是如果没有人死亡,就不应该有人被指控。

这是一个极为粗浅的道理,自然也是规则。

虽然在这座岛上发生的事情,很像是一个剧本杀或者狼人杀的游戏,但这又显然并不只是一场游戏那么简单,因为在游戏里,人死了是可以复生的,那些被杀掉或者被票出去的人,只是暂时的离席而已。可是在这座岛上发生的事情,是真实的,死了的人就真的死了,这跟生活本身无异。

所以,狼人杀可以在狼人杀人之后安排女巫救命,从而使得那一夜成为平安夜,但在第二天白天,所有活着的人依旧要指控某个人并且将其票出去。别忘了,狼人这个身份是一开始就强行赋予的,不管它有没有杀人,它都是狼人,所以,为了票死狼人而发起指控是没问题的。

而剧本杀也有类似的情况,那就是只要在剧情里出现了尸体,他或她就必然是被凶手杀死的,因为剧本已经写好,凶手的身份也被发了出去,那么不管有无头绪都可以直接认定凶手就在游戏参与者之中。

可这是琴岛不是剧本杀更加不是狼人杀,所以,不一定有凶手啊。

试想,如果众人在上岛之后,都没有选择对其他人下手,而是通力合作试图合力找出离岛的线索,以最终平分奖金的方式来结束这场竞赛,那么,就不会出现指控凶手这样的环节了。

虽然现在已经死了三个人,但其中有一个是意外死亡,如果是因为前两名被杀死的人的缘故发起了指控,即便有人是被冤枉的,但只要证据指向合理,那么指控是可以成立的,那个被冤枉的人是可以被老伦敦处死的,因为这本就是这场竞赛的内容之一。你必须允许杀手布局,找替死鬼替自己背上凶手这口黑锅。

因为陈宇或者白小玟的死,邓景亮被指控为凶手没问题。

可因为谢彦文的死,不止是邓景亮,任何人都不允许被指控为凶手,因为这场死亡没有凶手,只有事故。所以,一旦邓景亮被指控为杀死谢彦文的凶手,老伦敦就会陷入两难之中。

要么,暴露自己可以监控全岛的实情,要么,违规处决邓景亮,使得本就因为意外少了一名竞赛者的竞赛,再次减员。

而这,还会出现一个有意思的局面,那就是老伦敦成为了凶手,它杀死了邓景亮。

于是乎,最让老伦敦担心的“挑战规则”这件事,就彻底的浮出水面了。

众人可以指控老伦敦为凶手,让它自己处决自己。

当然,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老伦敦并不担心“死亡”这件事,可问题在于,它一旦“死亡”了,剩下的人就可以明火执仗了,那么这场竞赛就失去了意义,想必石磊是绝不会愿意看到一场纯粹的杀戮而不是运用智商解决问题。

真要是单纯的要看杀人,那就抓一帮面临绝境的人,给他们一亿美金当赌注,玩纯粹的大逃杀多好?

程煜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76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