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迪迦的传说

作者:槭落枫叶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2112章 宇宙和蚂蚁

书名:迪迦的传说 作者:槭落枫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4:33

迄今为止,人类去往最远的地方,是新城带着洛牧斯三号所去到的麦拉尼星,和太阳的距离为两百亿公里,也是人类第一次踏足柯伊伯带,若非洛牧斯三号除新城之外的船员都牺牲了,那这绝对是值得全人类大肆庆贺的天文盛事。

可是人类这次历史性的远足,距离包裹着太阳系的球体云团——奥尔特云,还有着一千八百亿公里之遥呢,也就是说人类才走出百分之一的距离。

而奥尔特云的体积更加的庞大,半径达到了一光年之巨,也就是九万四千多亿公里。

人类目前最快的飞行器是使用新麦克斯动力系统的胜利神鹰,最高速度达到了光速的十二分之五,也就是说胜利神鹰从地球出发,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持续飞行八年之久,才能飞出奥尔特云。

这还是要在能量无限且零件不损耗、机体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实际上胜利神鹰的新麦克斯发动机,目前可持续运转时间别说八年了,八个小时都做不到。

而冲出奥尔特云,就进入到‘本星际云’了,其大小约为三十光年,也就是说胜利神鹰从1777年开始用最快的速度一直飞到今天才能飞出‘本星际云’,然后就进入到了‘本星系泡’。

而‘本星系泡’横跨三百光年的距离,胜利神鹰要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也就是公元前四百年出发,一直用最快速度飞到今天,才能冲出‘本星系泡’,进入到直径超过三千光年古尔德带,想要横跨古尔德带,胜利神鹰需要连续不断的飞行两万四千年。

而古尔德带只是猎户座旋臂的一小部份,因为猎户座旋臂有着至少两万六千光年的庞大,要胜利神鹰连续飞行至少二十万八千年;

可猎户座旋臂只是银河系其中一条小小的旋臂罢了,银河系直径足有二十万光年之广,胜利神鹰需要一百六十万年才能从银河系一端飞到另一端。

而银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覆盖范围为一千万光年,胜利神鹰要从恐龙时代开始飞行,持续八千万年之久,才能飞跃本星系群。

包含本星系群的室女座星系团则更加的庞大,直径超过了一亿光年,想要横跨它,需要胜利神鹰飞行八亿年,那时候的地球,生命才进入到多细胞阶段。

而由室女座星系团、长蛇座星系团、半人马座星系团等多个星系团组成的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直径超过了五亿光年。

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呢,就拿银河系来说吧,这样的星系在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里,超过了十万个,而一个银河系就有着数千亿颗恒星,整个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内的恒星总数达到了数亿亿的恐怖。

这都不是穷尽恒河沙的程度了,而要穷尽恒河里的大肠杆菌才能进行计数。

可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就是宇宙最大的结构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人类在几年前才发现了一个直径超过一百亿光年、宽度超过七十亿光年、厚度也达到十亿光年的巨大超结构——武仙-北冕座长城。

其中的星系根本数也数不清,因为目前的数据并不是武仙-北冕座长城最终大小,而是人类的观测极限。

由此可见,银河系所在的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自然也被某个类似武仙-北冕座长城的巨大超结构包含在里面,只不过身在其中而难以观测罢了,甚至武仙-北冕座长城之上,还有着更加庞大的宇宙结构体,只不过是尚未被人类发现罢了。

毕竟之前人类的宇宙学还认为宇宙的极限是十二亿光年呢,而在发现武仙-北冕座长城之前,还认为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是最大的呢。

而人类目前可观测宇宙的范围是四百六十亿光年,就发现了横跨一百亿光年范围的武仙-北冕座长城,随着科技的进步,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再大一些后,绝对会发现更加庞大的宇宙结构体。

这就是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犹如盲人摸象,只能知道摸到的部分,其他地方一无所知,甚至猜都不知道该怎么去猜,想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想。

就像组成人体的是细胞,组成细胞的是分子,组成分子的是原子,原子里面有中子,中子切割成质子,质子包含着电子,电子里面是夸克。

如果说宇宙是一个人的话,那地球就相当于小小的一个夸克,甚至说不定连夸克都不如,在这样的一颗星球上,再怎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乃至杀的血流成河,成为最终的优胜者,也只是小到用最先进的显微镜都看不到的夸克上的霸主,更别说还是多到数也数不清的夸克中的一个。

相比宇宙之浩渺、时空之无限,人类算什么、地球算什么,不过都是蚂蚁尘埃罢了。

千叶诚在望着星空发呆,想到的是无限的宇宙、想到的是无限的时空,八九十亿人挤在这颗小小的星球上,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在为一间房夜以继日的任劳任怨,即便仰望星空,也只能感慨一番宇宙广阔,然后就只能无可奈何的继续俯首当牛马。

可是自己现在有能力去往那广阔的宇宙,去见识地球上的人类,穷尽一生都观测不到的奇景,去看看南门二的三合星是不是真的无解,去看看银心的超新星遗迹和超大质量黑洞吞噬星体的壮观,还有

那么多的星球、如此多的时空,又何必非要挤在小小的地球上呢。

只是一个地球,就有这么多的壮美,宇宙这么的广阔,又该有多少想象不到的奇景呢?

听着千叶诚讲述着有关对宇宙的畅想,玛雅也不禁跟着产生了畅想,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从电视、网络上看到的那些有关宇宙的影像和图片。

一张小小的黑洞照片,就能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狂欢,全人类共贺进步,可要是有机会亲眼目睹黑洞的真容,看一看吸积盘的耀眼,哪怕下一秒就会被黑洞所吞噬,也会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尤其是那些毕生都在致力于研究宇宙的科学家们,他们的思维在宇宙中遨游,可自身却只能在地球,用各种望远镜,看长期曝光的照片,通过分析这些来自遥远过去的星光,来认识这个宇宙。

如果能亲眼目睹这些遥远星系如今的模样,还有只存在于理论中甚至想象中的天体,比如宇宙中大部分恒星最后的归宿即彻底冷却下来的白矮星——黑矮星、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后的第一代恒星——暗物质星、比黑洞更加极端的超引力天体——玻色子星、介于中子星和黑洞之间的过渡性天体——夸克星等等。

这些中的任何一个单独拎出来,都能够让毕生都在致力于研究宇宙的科学家们朝闻道夕死可矣。

人类的想象力再怎么丰富,也比不过宇宙的神奇。

只不过人类短时间内并没有能力去往宇宙深处,连离开太阳系都需要专业的宇航员。

但是千叶诚却不会被科技的不足所束缚,能够轻松的去到更远的地方,用亲眼见证这个宇宙的神奇,去欣赏下宇宙的奇观,找一找宇宙有没有边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6472s